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卫生部等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五)发挥民族医药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优势与作用。各地要组织民族医医院和综合性医院民族医科开展对农村医疗机构民族医药的业务指导工作,采取培训、技术合作、巡回医疗等方式,提高农村民族医药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加强乡镇卫生院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使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特别是中心卫生院,进一步突出民族医药专科(专病)特色并逐步形成优势,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村卫生室的民族医药业务管理和指导;要在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织推广安全、有效、简便、价廉的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在规范农村民族医药管理和服务的基础上,允许乡村民族医药技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民族草药。

  各地要根据当地群众对民族医药服务的需求,将民族医药服务纳入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统一安排、统筹发展。在调整现有卫生资源时,要将民族医药作为社区内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民族聚居地区要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民族医诊室,配备一定数量的民族医医师,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要配备1名能够提供民族医药服务的医师。

  (六)加强民族医药服务的监督管理。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民族医医疗机构、民族医药从业人员、民族医诊疗技术的准入和民族药使用的管理。健全民族医医疗机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民族医医疗机构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坚决打击各种出租、承包科室和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虚假民族医医疗广告、制售假劣民族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民族医药服务市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用药安全。

  三、加强民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七)继续加强民族医药院校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中医药等部门加强现有民族医药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民族地区举办高等民族医药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立民族医药学院、民族医药系,或设立相应的专业、专业方向,鼓励有条件的民族医药积极开展民族医药专业研究生教育;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的医学专业教育应有民族医药内容。继续扶持建设藏医、蒙医、维药、傣医等民族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加强其学科内涵建设和研究。在完成藏、蒙、维、傣医学教材编写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好壮医、藏药等民族医药教材的编写工作,逐步完善民族医药教材。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医药院校教育办学方向、突出特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宏观指导,探索建立民族医药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积极开展民族医药教学质量评估试点工作,提高民族医药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