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进度,新实施市场准入管理的食品种类要加快发证。各地要加强对2006年以来新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种类的发证工作,要积极督促达到市场准入要求的企业尽快申办生产许可,力争在11月底前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并在包装上加贴加印QS标志,确保获得市场准入资格的企业产品能够满足市场供应需求。
(三)抓住重点,率先实现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全部准入。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其获证情况直接影响专项整治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社会各界对市场准入制度的直观印象。各省级局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在10月底前基本完成本辖区内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的发证工作,并督促获证企业尽快在产品上全部加贴加印QS标志。总局将对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市场准入工作进展迟缓的省(区、市)进行检查和督办,同时对各市场准入专业技术委员会加强考核,对不能胜任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坚决予以淘汰。
(四)以点带面,获证企业的所有产品要全部纳入市场准入。各地要对本辖区内已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所有企业逐个进行排查,认真检查其生产许可证是否覆盖了其所有的加工食品品种,做好拾遗补漏工作。对其现有生产许可证未包括的食品品种,可通过简化现场核查程序、办理扩项手续等方式,变更或发放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使企业的产品全部达到有证生产,并全部加贴加印QS标志。对获证企业未印有QS标志的已印包装,可先通过粘贴QS标志等方式进行过渡。
(五)严格标准,不够市场准入条件的小作坊坚决不转小企业。各地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过程中,不得盲目追求发证企业数量。不够条件的食品小作坊绝不能转为食品小企业,绝不能先发证后规范。对那些不够市场准入条件的小作坊,要严格执行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按照对食品小作坊的要求严格监管。
(六)重点突破,提前完成16类食品“双百”目标。此次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彻底解决婴幼儿配方乳粉、小麦粉、大米、酱油、醋、灭菌乳、巴氏杀菌乳、碳酸饮料、矿泉水、纯净水、方便面、饼干、冷冻饮品、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等16类食品无证照生产加工问题。为此,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对这16类食品的整治力度,坚决查处无生产许可证的食品企业,坚决查处不具备质量安全承诺书的食品小作坊,确保在10月底前,提前实现这16类食品的“双百”目标。是食品企业的,必须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三证齐全;是食品小作坊的,必须具备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