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全国博物馆评估办法(试行)》、《博物馆评估暂行标准》和《博物馆评估申请书》的通知

  a) 一、二、三级风险单位按要求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系统,一、二、三级风险部位按要求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b) 有专门的保卫工作机构;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措施得当,有处置一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保卫人员受过专业培训,工作程序规范;档案齐全,有交接班制度和记录;有安全演练。
  c) 消防责任明确,管理制度完善,有针对特定火灾的消防应急预案;消防设施、设备配备合理,有安全、有效的防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更新、补充;消防设备操作规程规范,保卫人员能够准确操作消防设备。
  d) 公共安全制度健全,应急预案科学、规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通畅,标志醒目;应急照明设备完好。
  7.2.1.7 办公信息化
  有行政、业务工作数据库。
  7.2.2 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
  7.2.2.1 藏品管理
  a) 藏品资源与本馆的性质、任务相符,形成一定的体系。
  b) 藏品数量较大,种类或珍贵文物数量较多,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c) 有藏品数据库。
  d) 有与本馆性质、任务相符的藏品征集政策和收藏范围;对征集的藏品进行鉴定;有多种征集渠道,征集经费使用合理、效果良好。
  e) 藏品管理制度完善;藏品入藏手续齐全;藏品总登记账清晰,账物相符;藏品档案记录规范,新入藏的藏品及时备案,并及时登记入藏品总账。
  f) 库房管理制度完善;藏品提用手续齐全,进、出库记录完整;藏品存放合理; 二级以上藏品均配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 存放于专柜或专库,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库房重点部位能控制温湿度,采光照明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库房无异味。
  g) 有藏品修复场所,有基本的修复设备和材料,能简单保养或修复藏品。
  7.2.2.2 学术研究与科技
  a) 定期开展学术活动;编辑出版业务刊物、著作;馆内人员经常发表专业论文。
  b) 有较强科研力量,具备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的能力,能借助或引进专业科技力量开展相关科学技术工作,并将有关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7.2.3 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
  7.2.3.1 影响力
  a) 具有博物馆品牌形象或品牌标志;有较为系统的博物馆及陈列、展览宣传计划;开展相关媒体报道等宣传活动,有一定的报道量。
  b) 在本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好的声誉;公众影响力较强,国外观众占一定比例;经常引进展览并举办国内巡展。
  7.2.3.2 展示和教育
  a) 展厅环境整洁,照明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珍贵文物展品的保存环境良好。
  b) 基本陈列主题明确,体现本馆特色;策划方案合理,经过专家论证;内容研究深入,展品组织得当,文字说明准确;展览设计准确表达陈列主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展品更新;社会评价较好。
  c) 根据社区和公众需求,经常举办临时展览,展览社会效益较好。
  d) 有社会教育机构和专门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人员;有较详细的社会教育工作方案;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服务学校、工厂、社区和农村等不同观众群体。
  e) 有素质较高的讲解员队伍;定期进行义务讲解;讲解准确、生动,有适合不同群体观众的讲解词;有针对特殊观众群体的讲解服务。
  7.2.3.3 社会服务
  a) 有博物馆志愿者,并按照社会服务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培训合格的志愿者每年应为博物馆或观众服务2次以上。
  b) 国有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应在300天以上,非国有博物馆在240天以上;基本陈列特定时间免费开放,且在48天以上;日常免费、优惠开放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示。
  c) 外部中、外文引导标识清楚,博物馆出入口处道路通畅。
  d) 参观游览线路顺畅;为观众提供博物馆介绍、展览介绍、文物藏品介绍等有关资料;主要陈列标牌有中、外文说明;设有免费物品寄存处和纪念品、书籍销售服务设施等;卫生设施、设备布局合理、干净整洁;各种设施、设备中、外文标识清楚。
  e) 有专门网站,网站内容有特色;馆内有互动式或参与式的文化、科普、教育服务设施。
  f) 文化产品开发体现本馆特色,产品销售情况较好。
  g) 利用观众留言本、观众调查表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观众意见调查,征求观众意见或建议,并及时反馈,并尽可能采纳或实施。
  7.3 三级
 
 7.3.1 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
  7.3.1.1 法人治理结构
  有理事会和监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能按照工作章程开展活动。
  7.3.1.2 博物馆章程与发展规划
  有博物馆章程,有适合本馆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发展思路;有阶段性工作计划。
  7.3.1.3 建筑与环境
  a)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基本合理。
  b) 环境整洁,室内空气质量较好。
  7.3.1.4 人力资源
  a) 有适于本单位发展要求的人才结构,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应占在编人员的50%以上;高、中级管理人员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b) 有切实可行的员工考核、培训等管理制度;能够对上岗专业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培训率达到75%。
  7.3.1.5 财务管理
  a) 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能有效实施, 有基本的事业经费来源和保证。
  b) 有社会资助。
  7.3.1.6 安全保障
  a) 一、二、三级风险单位按要求落实一定的安全防范系统,一、二、三级风险部位按要求落实一定的防范措施。
  b) 有专职保卫人员;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措施得当,有处置一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保卫工作程序规范,有交接班制度。
  c) 消防责任明确;有针对一般火灾的消防应急预案;配备一定数量消防设施;保卫人员能够准确操作消防设备。
  d) 公共安全制度健全,公共安全应急预案规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通畅 ,应急照明设备完好。
  7.3.1.7 办公信息化
  在编专业技术人员会熟练使用计算机,人均电脑占有率不低于50%。
  7.3.2 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
  7.3.2.1 藏品管理
  a) 藏品资源与本馆的性质、任务相符。
  b) 藏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c) 有与本馆性质、任务相符的藏品征集政策和收藏范围;对征集的藏品进行初步鉴定。
  d)藏品入藏手续齐全;藏品总登记账清晰,账物相符;藏品档案记录规范;新入藏的藏品及时备案。
  e) 藏品提用手续齐全,进、出库记录完整,一级藏品均配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并专柜存放;库房无异味。
  f)有相应的藏品保养制度和措施。
  7.3.2.2 学术研究与科技
  a) 编辑出版业务刊物、著作,馆内人员发表有专业论文。
  b)有一定科研能力,能借助或引进专业科技力量开展相关科学技术工作,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