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业部关于印发2008年无公害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要点的通知


  三、推进措施

  (一)加快认定认证进程,不断扩大总量规模

  第一,全面推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体化。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运行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各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和体系队伍的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做到既分工负责,又统筹协调。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督促各地根据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抓紧制定一体化推进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提高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效率。

  第二,努力改进复查换证工作模式。尽快将复查换证审核关口前移,注重发挥省级工作机构统筹协调本地区、本行业认定认证工作的职能作用,强化省级工作机构对地县两级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使地县两级工作机构真正发挥作用。对不同的产品,要采取不同的审核确认模式。关键是抓住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标准化生产和生产档案记录等重点环节。要以现场确认检查为重点,简化确认申报材料,强化标志使用和生产者自律。保证工作质量,使认证工作更有针对性。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复查换证率,巩固认证工作成果。

  第三,抓紧启动强制性认证试点工作。开展强制性认证试点工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基础性工作,优先在韭菜、鸡蛋和多宝鱼等产品上开展强制性认证试点。强制性认证试点要以省会城市为依托,以市场准入为突破口,强制性认证与强制性标志使用相结合,在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省份和省会城市开展试点,力求取得进展,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模式。

  (二)全面提升工作质量,确保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有效性

  第一,完善认证标准和规范,提供技术支撑。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技术标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组织实施标准改革研究、制定和评审工作。加大生产操作规程的制修订力度,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有标准可依;产品标准的制修订重点考虑生产中使用多、危害重、社会影响大的高风险参数,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将经试用和完善的认证程序及规范转化为行业标准,加大认证程序和规范的执行力度。同时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食品标准,及时修订和拓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目录,继续扩大农产品认证范围。

  第二,规范检验检测行为,把好质量关口。建立和完善检测机构管理制度,规范检测行为,修订《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选定委托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选定和委托程序,明确职责任务和要求,实现对检测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中心、分中心、省级工作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信息交流制度,及时反馈在认证审查及监督抽查中发现的检测质量问题;建立检测机构定期检测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认证检测中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建立对各检测机构的评价制度和年检制度,加强对检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