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印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8年工作要点》的函

  6. 根据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部署教材修订工作。继续调研教材使用情况,颁布《中小学教材选用暂行办法》。完善教材审查机制,更新教材审查委员库。积极推进教科书循环使用。

  7. 推动建设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中小学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系统。加强管理和监督,开展“五项规定”落实情况检查,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8. 巩固和推进中考改革,总结经验,促进交流,积极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推广将部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9. 继续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范围。召开实验省和学校改革经验总结交流会。深化教学改革,组织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政策,推动建立高中校本教研制度。研究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参与指导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的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

  10. 积极推动农村地区课程改革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学校课改工作的指导。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综合性探索与实验。成立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化组织,推动各地开展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表彰奖励工作。

  三、继续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1.继续把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推动各地制定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教师编制标准和教师工资收入标准,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实施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

  12.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必要资助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城市义务教育免费工作的跟踪和指导。

  13.在争取各地统一解决教师地方津补贴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教师和校长的交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动各种形式的对口支援。加强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调研。

  14.推动各地以流入地和公办学校为主做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研究制定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意见。

  四、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和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15.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大力推进“班班通”。加大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的工作力度,为农村初中增加配备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普及和深化远程教育的应用,提升农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三种技术配备模式的基础上,发现、总结和推广一批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