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
(三)同期只能申报承担1项课题,同时可参加1项课题。
(四)政府部门公务员原则上不能作为课题负责人。
(五)过去3年内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三、申报书及格式
课题申报书内容必须在本课题申报指南(附件1或附件2)的范围之内,并严格按照附件3的编制提纲和格式编写。请将课题申报书一式20份(1正19副),电子版光盘2份,于2008年10月8日之前发至项目承担单位,以到达当地的邮戳为准。超过截止时间或材料不全的申报无效。
四、联系方式
1.联系方式:
国家水专项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田秉晖
电 话:010-66134756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赵学敏,刘洁
电 话:020-85545590,15820289326
2.书面材料寄送地址
收件人:赵学敏,刘洁
单位地址:广州市员村西街七号大院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水专项办技术小组)
邮 编:510655
附件:
1、水专项“东江源头区水污染系统控制技术集成研究与工程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2、水专项 “东江上游水污染系统控制技术集成研究与工程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3、水专项“东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维持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4、水专项课题申报书编制提纲与格式要求。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八日
附件1: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主题
“东江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综合示范”项目
“东江源头区水污染系统控制技术集成研究与工程示范” 课题申报指南
(水专项管理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九月)
一、指南说明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东江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综合示范”项目,将通过项目实施,阐明我国丰水地区高功能河流重大水环境问题形成的机制,构建河流全过程动态控制和多因素综合决策水环境管理创新体系,创立基于生态健康、支撑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高功能河流水环境管理创新体系;建立基于健康风险的国家河流水质管理模式,为国家的河流管理提供前瞻性的管理与工程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