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2008年第二季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


  (三)本季度抽查主要特点。

  一是继续扩大抽查覆盖面。本季度抽查的71类产品覆盖到30个省的800多个城市,抽查覆盖面继续扩大。本季度抽查的产品总数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近50%;有多种产品抽查企业数量比以前明显增加,其中有食醋、酱油、陶瓷砖、玩具、瓶装饮用水等25类产品抽查的样品总数超过了100种。

  二是继续加大重点产品的跟踪抽查力度。本季度抽查的饼干、房间空调器、滚动轴承、新型墙体材料、潜水电泵等31类重点产品,近年来已连续跟踪抽查5次以上,占本次抽查产品类别总数的43.7%。此外,近年来跟踪抽查3次以上的产品共有61类,占本次抽查产品类别总数的85.9%,进一步提高了国家监督抽查的可比性。

  二、抽查结果分析

  本季度抽查的多数产品质量保持稳定提高,其中小麦粉、房间空调器、三相异步电动机、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联合收割机等23种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达到了99%以上,亚麻制品、手持式电子信息产品等产品合格率比上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快式热水器、器具开关等个别产品合格率不高。

  (一)本季度食品的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8.4%,其中:

  食用盐、小麦粉等产品质量较好,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100%。

  膨化食品整体产品质量较好,但有个别产品存在超范围使用甜味剂、油脂卫生指标超标及金属铅超标的现象。啤酒经过多年的连续抽查,促进了啤酒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稳定上升,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继续保持稳定,但仍有部分小型企业产品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原麦汁浓度、双乙酰和标签不符合标准要求等。本次抽查的碳酸饮料中,占有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大型企业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100%,而占市场份额较少的小型企业生产的一些产品,存在二氧化碳气容量不合格、微生物指标(霉菌、酵母、菌落总数)超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不合格及食品标签不合格等较多质量问题。

  本季度抽查中食品标签不合格的现象有所改善,平均每类食品的标签不合格数不超过5%。少数食品标签标注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一些冷冻饮品和碳酸饮料等产品使用了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着色剂、甜味剂、防腐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但在配料表中未标注或标注不全;二是一些酱油和食醋产品标准号与产品实物属性不符,或者未标明产品的生产工艺等。

  (二)本季度抽查的日用消费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1.1%,其中: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