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关于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
(卫监督发〔200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切实履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责,不断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我部组织制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见附件),决定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以下简称量化分级制度)。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推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制度是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向风险度管理转变的一种方式。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给予充分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实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工作的相关工作机制,确保顺利开展。
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的要求,结合本省(区、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切合实际的量化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同时,要加强对地方开展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
三、各地要对卫生监督员进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工作的培训,提高监督员对法律、法规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的认识水平,准确掌握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监督水平。
四、各地要加强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制度的宣传力度,向社会提供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信息。要注意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场所卫生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五、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要分步实施,稳步推进。2009年各地要重点在住宿业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至2009年12月底,各省会城市要对辖区内不少于50%的住宿业,其他城市要对辖区内不少于40%的住宿业实施量化分级管理。
请各省(区、市)于2009年12月底前将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开展情况书面报我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各地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与我部沟通。
联系人: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 房 军
联系电话:(010)68792407
附件: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
卫生部
二OO九年一月十六日
附件: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
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卫生规范,预防疾病,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为促进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加强自身管理,不断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卫生部在全国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以下简称量化分级制度),建立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评价体系。
一、总体目标
提高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自身管理水平,强化其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增强卫生监督信息透明度;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整体水平,减少群体性健康损害事件的发生,保护公众身体健康。
二、适用范围
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制度适用于已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的日常卫生监督检查。
三、实施原则
(一)量化评价。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公共场所评价项目进行量化,并应用风险性分析理论,按风险度高低分为关键项目和非关键项目。通过监督量化评价评定公共场所卫生信誉等级,以客观公正地反映其卫生状况。
(二)属地管理。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并指导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工作。公共场所的量化评分和卫生信誉度等级评定原则上由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和实施日常监督机构负责。
(三)动态监管。
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应根据每次日常监督量化评价的结果确定。监督频次随量化评价结果做相应调整,以合理分配监督资源。
(四)公开透明。
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应向社会公示,并使用统一标识。增强消费者公共场所卫生意识,使消费者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出消费选择,便于社会监督。
四、实施方法
(一)确定量化评价内容。
在实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中,量化评价内容和项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量化评价效果。本指南中《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见附表1)、《游泳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见附表2)、《沐浴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见附表3)和《美容美发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见附表4)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类公共场所卫生规范要求制定的,对量化评价的主要内容、项目、分值、评价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
各省(区、市)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量化分级评分表,可调整本指南中确定的公共场所量化评价内容、项目,但对关键项目的调整不得低于本指南的要求。
(二)日常卫生监督量化评价。
对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要使用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量化评价。根据量化评价结论确定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和卫生监督频次。
卫生监督员现场填写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后,可不再另行制作现场检查笔录,但对于违法经营行为的查处仍应严格按照相关执法程序进行。
(三)卫生信誉度等级的确定。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评价,按100分标化后,总得分在90分以上的,卫生状况为优秀,卫生信誉度为A级;总得分在70~89分的,卫生状况为良好,卫生信誉度为B级;总得分在60~69分的,卫生状况为一般,卫生信誉度为C级;总得分低于60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处理。
公共场所内发生传染病疫情或因空气质量、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用品用具或设施受到污染导致的群体性健康损害事件的,其卫生信誉度定为C级。
(四)卫生监督频次的确定。
公共场所日常监督频次参照其卫生信誉度等级确定。等级越高,监督频次应越低。下表规定了不同卫生信誉等级的最低监督频次,各地应根据实际,合理调整监督频次。
卫生信誉度
| 监督频次
|
A级
| 不少于1次/两年
|
B级
| 不少于1次/年
|
C级
| 不少于2次/年
|
由于行政任务和处理投诉举报而需要进行监督时不受此频次限制。
五、公示卫生信誉度等级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确定了卫生信誉度等级的公共场所发放《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公示》的标识(见附表5),并张贴在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客观、准确地公布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信息。
六、效果评估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情况,逐步开展效果评估。根据效果评估的结果,及时完善和调整实施工作,确保实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总体目标的实现。
附表1
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
总得分: 标化分: 核定等级:
单位名称
| 负责人
|
地址
| 联系电话
|
卫生许可证编号: 第 号
|
项目
| 评查内容
| 分数
| 评查标准
| 得分
| 备注
|
卫生管理
| 1. 卫生许可证
| ※
| 无有效卫生许可证;不予评定等级。
|
|
|
2. 亮证经营
| 2
| 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入口等醒目处;不合格扣2分。
|
|
|
3. 卫生信誉度等级公示
| 2
| 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标识悬挂在大厅、入口等醒目处;不合格扣2分。
|
|
|
4. 卫生管理制度
| 4
| 卫生管理制度齐全;不合格扣2分
|
|
|
卫生管理制度置于相应岗位的墙上;不合格扣2分。
|
|
5. 自查记录
| 4
| 有自查记录;不合格扣4分。
|
|
|
每月至少自查一次;缺一次扣2分,扣完为止。
|
|
6. 卫生管理及人员
| 6
| 有健全的卫生管理体系;不合格扣3分。
|
|
|
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不合格扣3分。
|
|
7. 体检培训
| 6
| 直接为顾客服务从业人员具备有效体检、培训证明;缺一人扣2分,扣完为止。
|
|
|
8. 个人卫生
| 4
|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及不佩带饰物);不合格扣2分。
|
|
|
从业人员操作时穿戴洁净工作服;不合格扣2分。
|
|
9. 检测报告
| 6
| 持有效公共场所卫生检测评价报告;不合格扣6分。
|
|
|
10. 集中空调评价报告
| 6
| 持有效集中空调系统卫生学评价报告;不合格扣6分。
|
|
|
11. 集中空调档案
| 4
| 通风管道清洗资料,不合格扣1分。
|
|
|
空气过滤、冷凝盘管、加湿器等设备清洗、消毒记录;不合格扣1分。
|
|
开放式冷却塔清洗、消毒记录;不合格扣1分。
|
|
空调系统竣工图;不合格扣1分。
|
|
12. 客用化妆品
| 6
| 无过期产品;不合格扣6分。
|
|
|
产品标签标注齐全;缺一个标注扣 2分,扣完为止。
|
|
产品有效卫生许可批件;每件扣2分, 扣完为止。
|
|
功能间卫生要求
| 13. 消毒间
| ※
| 未设立专用密闭消毒间;不予评定等级。
|
|
|
消毒间不能正常使用;不予评定等级。
|
|
消毒间面积与接待能力不适应不予评定等级。
|
|
14. 消毒间环境
| 2
| 消毒间环境不整洁扣1分。
|
|
|
有饮水机、制冰机、开水锅炉等杂物;扣1分。
|
|
消毒设施(化学、物理消毒可二选一)
| ※
| 未配备消毒所需的水池;不予评定等级。
|
|
|
未配备高温消毒设备;不予评定等级。
|
|
15. 消毒药品
| 4
| 无消毒药物;扣4分。
|
|
|
无有效卫生许可批件;扣2分。
|
|
消毒药物配比容器
| 2
| 无消毒药物配比容器;扣2分。
|
|
|
16. 非一次性拖鞋消毒
| 4
| 无非一次性拖鞋专用清洗消毒池(桶);扣2分。
|
|
|
无上下水设施;扣2分。
|
|
17. 清洗消毒程序
| 6
| 清洗消毒程序不正确;扣6分。
|
|
|
18. 客用饮具
| 4
| 清洗消毒后的客用饮具有污迹;扣2分。
|
|
|
清洗消毒后的客用饮具有异味;扣2分。
|
|
19. 布草间
| ※
| 星级宾馆未设立专用布草间,普通旅店无密闭储存布草设施;不予评定等级 。
|
|
|
20. 脏棉织品收集
| 4
| 未设置专用脏棉织品收集容器;扣4分。
|
|
|
脏棉织品专用存放容器无明显标识;扣2分。
|
|
21. 布草间环境
| 2
| 布草间环境不整洁;扣1分。
|
|
|
布草间存放杂物;扣1分。
|
|
22. 保洁设施
| 4
| 消毒间未设立公共饮具保洁柜,无明显标识;扣1分。
|
|
|
布草间未设立棉织品等布草保洁柜,无明显标识;扣1分。
|
|
保洁柜存放杂物;扣1分
|
|
公共用品用具未密闭存放;扣1分。
|
|
卫生间排风设备
| 4
| 卫生间无独立机械排风装置;扣4分。
|
|
|
23. 卫生间环境
| 4
| 有积水;扣1分。
|
|
|
有积粪;扣1分。
|
|
有蚊蝇;扣1分。
|
|
有异味;扣1分。
|
|
24. 未配备卫生间的客房盥洗设施
| 2
| 未达到每8-15人设一龙头;扣0.5分。
|
|
|
淋浴室未达到每20-40人设一龙头;扣0.5分。
|
|
男卫生间未达到每15-35人设大小便器各一个;扣0.5分。
|
|
女卫生间未达到每10-25人设便器一个;扣0.5分。
|
|
公
共用品卫生要求
| 25. 公共用品数量
| 4
| 公共用品数量未按实际需求量的3倍以上配置;扣4分。
|
|
|
26. 一客一换
| 4
| 客用物品未能一客一换;扣4分。
|
|
|
客用物品更换记录不齐全;扣2分。
|
|
27. 自洗棉织品消毒
| ※
| 自洗棉织品(毛巾、浴巾、浴衣裤等)的,未配备消毒设施;不予评定等级。
|
|
消毒设施不能正常使用;不予评定等级。
|
|
设施消毒能力与棉织品使用量不相适应;不予评定等级。
|
|
28. 棉织品清洗
| 4
| 无棉织品清洗消毒记录;扣4分。
|
|
|
无棉织品外送清洗记录;扣4分。
|
|
29. 毛毯、棉(羽绒)被、枕心等
| 2
| 客用毛毯、棉(羽绒)被、枕心等未达到三个月内清洗消毒一次以上;扣2分。
|
|
|
无客用毛毯、棉(羽绒)被、枕心等清洗消毒记录;扣1分。
|
|
30. 客用棉织品
| 4
| 清洗消毒后的客用棉织品有毛发;扣2分。
|
|
|
清洗消毒后的客用棉织品有污迹;扣2分。
|
|
31. 面盆、浴盆、恭桶
| 4
| 清洗消毒后的面盆有污迹;扣1分。
|
|
|
清洗消毒后的浴盆有污迹;扣1分。
|
|
清洗消毒后的恭桶有污迹;扣2分。
|
|
32. 脸盆、脚盆
| 4
| 未配备卫生间的客房未按要求配备脸盆、脚盆;扣4分。
|
|
|
未按照每个床位配备脸盆、脚盆各一个;扣2分。
|
|
脸盆、脚盆无明显区分标记;扣2分。
|
|
33. 清洁工具
| 6
| 所使用的清洁工具未按所清洁的部位明显区分;扣6分。
|
|
|
所使用的清洁工具有交叉污染;扣6分。
|
|
通风系统
| 34. 机械通风装置
| 4
| 无机械通风装置;扣4分。
|
|
|
机械通风装置未能按要求使用或正常运转;扣4分。
|
|
过滤网、机房、过滤器等有积尘;扣1分。
|
|
冷却塔中冷却水消毒液浓度不达标;扣1分。
|
|
|
开放式冷却塔未远离公众通道,未设置有效隔挡设施;扣1分。
|
|
新风取风口未远离污染源、开放式冷却塔、排风口;扣1分。
|
|
总分128 分 合理缺项项目共______分 应得分共______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