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附件5:
康县黑木耳质量技术要求
(一)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高度560米至1600米。
(二)生产基质。
基质是栓皮栋、麻栎。
(三)菌种生产技术。
1. 品种:“康耳1号”、“康耳6号”、“康耳168”。
2. 培养基:母种为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杂木屑78%、米糖或麦麸皮20%、蔗糖1%、石膏1%。
3. 灭菌: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均采用常规灭菌方法进行灭菌。
4. 培养:在24℃至28℃下暗光培养。
(四)栽培技术。
1. 树种:必须是栓皮栎和麻栎。
2. 耳场:选择背风向阳,日照时间长,排灌方便之处。
3. 砍树期:冬至到大寒期间砍树。
4. 段木含水率:达到35%至40%时进行接种。
5. 接种:在段木上接种。行距7cm至8cm、孔距6cm至7cm,孔深1.8cm至2cm,用直径为0.8cm至1cm的钻头打孔。
6. 管理:
(1)排场(眠山):把接种后的段木平铺在耳场内,每隔7至10天翻动段木一次,使段木均匀地接受阳光雨露。
(2)起架: 段木上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接种穴周围长出耳芽(幼耳)时起架,耳棒之间相距3cm至6cm,横木距地面60cm至80cm。
(3)割草:耳场内杂草超过10cm时,及时割除。
(4)翻棒:每采摘过一茬黑木耳后,将耳棒掉头换面,重新排好。
7. 采摘和晾晒:适时采摘和晾晒。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项目 | 要求 |
耳片色泽 | 耳片光面为黑褐色至浅棕色 |
拳耳 | 不超过1% |
流耳 | 不超过0.5% |
气味及其它 | 具有黑木耳特有的香味。无异味,无流失耳、虫蛀耳和霉烂耳。不得着色,不得添加化学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