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加强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目标考核。推行和完善国税系统定员定额改革试点工作。继续开展国税系统地方财政补助改革调研工作。加强税收成本分析,积极探索建立征税成本核算指标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税系统出国、培训、会议等经费支出的考核和管理。进一步理顺国库集中支付工作流程。加强对车辆配置、处置、审批管理。做好闲置资产处置工作。监督检查国税系统制式服装配备情况。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开工、审批、建设过程及竣工决算管理。贯彻经费分配向基层、征管和中西部倾斜的原则,落实基本支出经费最低保障线制度。加强对税务机关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和支持。
(二十三)规范政府采购。坚持依法采购,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重点抓好金税三期工程建设等采购项目的实施。积极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严格采购程序,增强采购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完善协议供货、跟标采购和定点采购等工作模式,提高政府采购的质量与效率。强化政府采购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加强政府采购实施计划的编报和执行。加强对系统政府采购的调查研究和业务指导,探索和完善适合国税系统特点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
(二十四)强化督察内审。对税收执法状况进行检查,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税收执法监督、检查和考核的措施。加强对减免税、缓税、行政审批、税务稽查等执法行为、程序的监督检查。认真处理政府监督部门、媒体和纳税人反映的税收执法问题。有计划地开展国税系统财务审计,做好国税系统基建项目和政府采购审计。修订国家税务局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推行领导干部任中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二十五)做好信访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发现和就地化解不稳定因素,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重点解决初信初访问题,避免产生越级访、重复访以及集体访。坚持依法办事,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促进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得到妥善解决。
七、全面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突破
(二十六)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金税三期工程建设的要求。适应深化税制改革、加强纳税服务等工作需要,以税收业务为先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税收管理服务和制度创新的支持作用,促进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降低征纳成本,为各项税收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二十七)加快金税三期工程建设步伐。加强对金税三期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完成总体规划设计和完善业务需求,确定建设项目,研究省级异地数据备份建设方案,启动征管业务系统和行政业务系统的设计招标工作,做好应用系统配套的基础平台、网络、系统软件、计算和存储系统、安全体系、灾备体系、运维体系、数据中心(北京、南海)的设计和招标工作并部分完成实施。规范并指导各地信息化规划及建设。编写税务系统信息化标准工作指南。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逐项推进并定期通报。做好工程总体协调、资金、人力资源、综合保障等工作,研究提出专家咨询论证、资金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办法。加强对项目建设招投标和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