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应对特大干旱林业科技救灾减灾技术要点》的通知

  (2)抗旱硬枝扦插育苗
  进行扦插育苗时,应先灌水,待土壤湿度适宜时再采用覆膜扦插育苗,具体做法:
  做垄 以窄垄为宜,垄高不宜超过15厘米。做好垄后,把顶部和两侧拍实,使土壤密结,有利于毛管水上升。
  插穗催根处理 将剪好的插穗进行浸水处理或采用ABT生根粉、吲哚乙酸、萘乙酸等溶液处理,以促进扦插生根。
  覆膜扦插 扦插前应先覆膜,然后再扦插。扦插时先用与插穗粗细相近的木棒打孔,插入插穗后将孔口用湿土盖严,然后从侧方将土壤压实,这种方法地膜紧贴地面,既有利于保墒,也可防止杂草丛生,提高扦插成活率。
  (3)接种菌根菌
  菌根可大大提高苗木的抗旱性,在播种育苗时可用Pt菌根等菌剂接种。
  (4)起苗和移植育苗
  由于土壤严重干旱,气温增高,所以起苗和移植要选择无风的阴天或早晚时间。土壤过于干燥,起苗时根系的须根会受到严重损伤,因此应在起苗前一周先灌水,一般当土壤含水量为其饱和含水量的60%(即土不粘锹)时即可起苗或进行移植。
  (5)苗木保护
  起苗后,应边起边拣苗,并在背风阴凉地方,按照苗木质量标准进行苗木分级。如果苗木不能立即运输,应进行临时假植(用湿润土壤将苗木根系覆盖),以保护苗木根系不失水。如果长途运输,为保持苗木水分平衡,延长苗木活力,可将苗木根系蘸泥浆、浸水、蘸吸水剂等。运输材料可采用保湿性好的材料,如塑料袋等。运输过程中要适时检查,如发现苗木干燥要随时喷水。
  3.苗圃的抗旱管理
  对苗圃现有苗木的管理,主要是水分管理。
  灌溉次数 对于喜湿树种,如杨树、柳树、泡桐、桤木等幼苗,由于生长细弱,根系生长发育慢,则应少量多次进行灌溉;对刺槐、白蜡、臭椿、马尾松、油松等幼苗,由于比较耐旱,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灌溉的次数可适当少些。
  在出苗期和幼苗期,苗木对水分要求虽不多,但比较敏感,应及时少量灌溉;在速生期需水量较大,应少次多量,每次灌透;在苗木硬化期应禁止灌水。
  在气候干旱、土壤水分缺乏严重时,灌溉次数应多些,灌溉量可大些;沙土保水力差,可以多次、少灌;粘壤土保水力强,则应少次多量。总之,每次灌溉量能保证苗木根系分布层处于湿润状态即可。
  灌溉时间 以早晨或傍晚为好,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而且不会因土壤温度发生急剧变化而影响苗木的生长。
  二、幼林、新造林抗旱管理
  1.干旱受害调查技术
  受害特征与等级划分 幼林和新造林地的旱情调查,一是要根据幼苗幼树的枝、干、叶的颜色、硬度、可弯曲程度、弹性和手感等变化,判定其受害程度,确定旱死株和受害部位,对于地上部分确定为基本枯死者,调查根系是否枯死,为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提供依据;二是要对旱灾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是否存在造林技术不当,是否做到“适地适树”,造林时间、造林整地、栽植深度是否合理等。
  2.干旱受害救护技术
  清理和保留幼树的确定 对已确定整株枯死、主干低位枯死且不能利用根系恢复的幼苗、幼树,顶芽损坏的松类树种,及时进行清理,保持林地卫生状况良好。对保留的幼苗、幼树可采取培土、修剪、平茬等措施予以救护。
  修剪枝条 轻度受旱的幼苗、幼树,可及时剪除芽叶焦灼、叶部萎蔫但未受害的枝条,以及受旱致死已丧失发芽能力的枝条,减少水分散失,避免旱情加重。
  平茬 对于地上部分旱害严重,但是树干基部及根系仍然良好,且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可采取平茬措施。平茬高度一般控制在距地表面10厘米左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