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等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系统共查处违法经营农资案件4.01万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 9936.06万元;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8.52万户。我国已注册的涉农商标达50多万件,已注册和初步审定的地理标志达445件。山东鼓励大企业到农村发展,山西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各地积极参与举办了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青海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经贸活动。积极支持上海浦东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等经济区建设。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监管执法和服务发展协作机制日益完善。全系统积极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青海藏区和三峡库区建设工作,收效良好。
促进就业再就业力度加大。全系统认真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多渠道、多方式增强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效。河北省工商局出台了促进全民创业的意见。江苏省工商局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助推工程。全系统共引导、支持178.5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实现就业再就业。
(四)“四化建设”取得良好进展。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总局推进“四化建设”的意见,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注重创新,讲求实效,扎实推进“四化建设”,取得良好进展。
制度化建设全面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联网应用进一步深化,联网应用能力逐步提高,总局已汇总市场主体信息940多万户、一人有限公司37.6万户;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13个省实现了省内四级网络联通;市场商品质量准入退出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水平明显提高;食品进销货台账制度和监测制度广泛应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日益健全;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取得新成效,登记管辖、受理审查、经营备案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指标体系相继出台,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扎实推进。
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企业登记网上查询、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等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案件举报受理、办案奖励、自由裁量等环节得到有效规范。江西制定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等30项制度,四川、江苏、天津、沈阳、成都等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服务经济发展、商品质量监测、市场监管执法等工作制定了工作规范,各项工作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程序化建设不断完善。各地依托办公自动化,将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登记、企业年检、案件监查等领域,全系统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登记管理、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程序逐步规范,主观随意性强、执法尺度弹性大的现象不断减少,工作程序更加科学合理。山东开展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试点工作。青岛试点开展网上名称预核和网上登记。新疆以“大备案”方式建设了贯通全疆的食品索证索票电子监管系统。
法治化建设加快步伐。全系统狠抓立法立规,强化执法监督,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法制宣传培训力度,基层执法队伍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得到普遍提升。总局积极参与了《
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
商标法》、《
广告法》等法律的制定、修订工作,参与了《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商标代理条例》、《
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城乡集贸市场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制定、修订,制定了《股权出质登记办法》、《
个体工商户验照办法》等11部规章。
(五)队伍建设取得新成就。一年来,各地以“三个过硬”为目标,认真落实“五抓”,队伍建设取得新成就。
领导班子建设稳步推进。总局以行政学院落成开学为契机,大力推行省、市、县工商局长“一把手轮训工程”,干部轮训工作在系统内全面展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批思想坚定、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得到完善,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发挥,廉洁自律机制进一步完善。
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升。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广大干部理论水平得到新提升,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目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青海、西藏等地推行的基层支部书记“一岗双责”机制,在推进工作、带好队伍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党员干部组织生活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形成了团结平等的良好民主氛围。海南开展“三有三好”教育活动,统一了队伍思想认识。
机关建设成绩突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运行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办事效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机关作风不断改善,社会各界满意度明显提升。全系统28个市县工商局被推荐为第二批“全国文明单位”、 61个市县工商局被推荐为第四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基层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适应公务员创新建设和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办法,取得明显成果。总局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上海等六省(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部分单位开展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就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这对拓展基层执法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干部教育培训和基层建设明显加强,一年来,全系统共投入干部教育培训经费2.9亿元,举办脱产培训1.7万次,参加脱产培训超过65.6万人次;投入基层建设资金16.2亿元,新建、改建工商所2632个,基层执法机动车、计算机等装备明显改善,内部管理明显规范,监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进一步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具有工商机关特点的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开展了监督检查,促进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在工商机关的贯彻落实。认真贯彻全国纠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纠正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规定,狠刹了公款旅游之风。积极开展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工商廉政文化深入推进。进一步推进省级工商局主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汇报,以及基层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等制度。积极探索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强化对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队伍管理权的监督,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深化政务公开,推进局务公开。总局和全系统的政务公开工作受到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充分肯定,总局在全国深化政务公开经验交流会上作大会经验交流发言。坚持严肃查办案件,依法依纪惩治了腐败行为。湖南开展了整治乱罚款专项行动。宁夏制定了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的实施意见。南京市工商局主要领导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向社会与服务对象公开述职述廉。
大力加强社团组织自身建设,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广告协会和中国工商学会,圆满完成了换届工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