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合安全生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积极探索新体制下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指导水平。
(六)完善部内的安全生产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分工,加快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行业安全生产指导格局。
(七)研究行业管理部门参与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相关事宜,配合做好事故调查,提高事故调查分析能力。
(八)逐步建立行业专家咨询支撑队伍,加强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咨询研究和生产安全事故技术分析,促进科学管理。
(九)督促企业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强化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
三、积极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安全生产运行监测
(十)加强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的形势分析,启动石化、有色、钢铁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等工作,逐步掌握行业安全生产现状、趋势,研究提出加强行业安全生产对策措施。
(十一)探索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安全生产运行监测,研究制定相关实施意见。
(十二)指导部属高校加强日常安全管理,严格监控重大危险源,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措施,加强安全培训与宣传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水平。
四、加强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建设
(十三)参与高危行业、重点领域产业政策研究制定,结合我国工业化发展趋势及安全生产突出问题,提出相关政策措施,提升行业准入条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十四)加快重点行业涉及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制修订工作,积极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限制并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促进安全生产技术升级。
(十五)结合“安全生产年”等活动,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标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积极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
五、着力推进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
(十六)结合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企业加强安全技术改造,加快高危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技术升级。
(十七)督促指导企业积极通过技术改造,加快健全安全技术保障条件,落实重大隐患治理措施,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十八)积极推进安全技术创新,鼓励应用安全生产信息化等高新技术,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技术难题,加速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升工业安全生产整体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