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新发现高血压患者:首次发现的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的成年人。(本执行定义只适用于本项目新发现高血压患者的登记)
附件1-8
新发现高血压患者汇总表
省:
市:
县(区):
乡镇
(街道)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称
| 新发现高血压患者人数
| 合计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附件1-13
项目考核表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考核标准
| 考核方法
|
组织机构
| 组织机构
| 建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领导小组、行动办公室。行动办公室设在实体工作部门,职责清晰。
| 查阅资料
|
工作方案与总结
| 制定2009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方案,内容具体,具有操作性,并报送国家行动办公室备案。项目结束后及时报送工作总结。
| 查阅资料
|
能力建设
| 人员培训
| 对项目县(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机构相关人员开展知识培训
| 查阅培训资料,现场考核
|
启动仪式
| 领导示范作用
| 省级领导参加启动仪式
| 查阅签到簿、照片等资料
|
多部门参与
| 除卫生系统单位外,其它部门参与启动仪式
| 查阅签到簿、照片等资料
|
现场规模
| 启动仪式现场参与群众不少于300人
| 查阅照片
|
宣传与技术指导
| 宣传材料种类多样,宣传内容丰富
为群众免费发放支持工具,现场对群众进行技术指导
| 查阅文字资料与照片
|
社会影响
| 当地主流媒体参加启动仪式,并对行动开展广泛宣传报道
| 查阅相关媒体资料
|
健康血压活动
| 社区动员
| 项目期间,尤其是全国高血压日,项目县(区)所有乡镇、街道是否悬挂横幅,号召群众到卫生服务机构测量血压。
| 查阅照片资料
|
血压测量
| 项目期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多种途径,为群众免费进行血压测量,项目县(区)新发现高血压患者人数不低于1000人
| 查阅新发现患者登记、照片等资料;现场电话抽查核实
|
活动范围
| 活动覆盖40%以上的乡镇、街道,20万以上人口
| 查阅资料,现场群众调查
|
示范创建活动
| 示范种类
| 至少开展一项示范创建活动,鼓励多种示范的创建工作。如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示范餐厅等
| 现场调查
|
示范创建覆盖情况
| 各类示范的覆盖比例
| 现场调查,结合查阅资料
|
其它
| 大型活动开展
| 开展“健康一二一”相关大型活动
| 查阅资料
|
群众满意度
| 85%以上的群众对行动表示满意
| 现场随机调查询问
|
第三部分 慢病监测(死因)漏报调查
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准确反映人民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死因监测数据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死因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极其重要,为评估人群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估计漏报率,校正人群报告死亡率,现制定人群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指导开展漏报调查,以获得相对准确的人群死因死亡率数据。2008年度中央补助地方慢病综合干预项目死因漏报调查方案如下:
一、调查目的
(一)了解全国疾病监测地区死因登记工作的漏报情况;
(二)准确估计全国疾病监测地区的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准确描述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特点人群的死因模式。
二、调查范围
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61个疾病监测点。
三、调查覆盖时间、人群和内容
(一)覆盖时间和人群
调查抽样地区每户家庭常住人口在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期间的出生、死亡有关信息,凡是在该家庭中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均为常住人口。
(二)调查内容
1.调查地区出生信息
在抽样的家庭中,对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发生在该家庭的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信息包括(详见:新生儿出生信息调查表):母亲姓名、年龄;新生儿性别、出生地点、出生日期、是否死亡等。
2.调查地区死亡信息
在抽样的家庭中,对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发生在该家庭的常住人口中的死亡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的内容包括(详见:居民死亡原因调查表):
(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等;
(2)死亡信息:死亡地点、死亡时间、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导致死亡的疾病或事件、生前诊疗经过等。
四、抽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