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商务部公告2009年第19号--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进口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一、立案调查及调查期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商务部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进口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进行反倾销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

  二、被调查产品及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进口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
  被调查产品名称: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包括3种产品,即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和呈味核苷酸二钠,分别可简称为IMP、GMP和I加G (英文分别为Disodium 5'-Inosinate、Disodium 5'-Guanylate和Disodium 5'-Ribonucleotide)。被调查产品范围不包括同属于核苷酸类的腺苷酸(5’-AMP)、胞苷酸(5’-CMP)、尿苷酸(5’-UMP)及ATP等核酸类产品。
  产品种类:食品添加剂
  产品描述:
  (一)关于5'-肌苷酸二钠。其分子式为C10H11N4Na2O8P?7.5H2O(不含水分子的化学分子式为:C10H11N4Na2O8P),分子量为527.25(不含水分子的分子量为392.17),结构式(略)
  (二)关于5'-鸟苷酸二钠。其分子式为C10H12N5Na2O8P?7H2O(不含水分子的化学分子式为:C10H12N5Na2 O8P),分子量为533.26(不含水分子的分子量为407.19),结构式(略)

  (三)关于呈味核苷酸二钠(即I加G)。其中含有不低于97%、不高于102%的C10H11N4Na2O8P和C10H12N5Na2O8P当量。IMP和GMP在I加G中所占的比例在48%和52%之间。
  物理化学特征:IMP、GMP和I加G均为无色或白色的结晶或白色粉末;PH值均在7.0-8.5之间;均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
  主要用途:食品增鲜剂,用于味精、鸡精、酱油等调味品中以提高鲜度。
  该产品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9349990(2006年5月12日前为29349930)、38249090(2008年为38249099)。

  三、登记应诉

  就倾销调查,任何利害关系方可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20天内,向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申请参加应诉,参加应诉的涉案出口商或生产商同时应提供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向中国出口本案被调查产品的数量及金额。《倾销调查应诉登记参考格式》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子网站(网址为http://gpj.mofcom.gov.cn)“公告”栏目下载。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