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稳步推进。国家人口计生委与清华大学、世界银行学院联合举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列培训-新农村新家庭人口健康促进”高级研修班。在川滇藏的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启动“新农村新家庭-大香格里拉地区人口健康促进项目”试点。在9省区、24个县实施了“西部地区人口健康促进项目”。组织开展了“情系新农村、温暖千万家”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成了300多个新家庭文化屋。
(九)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人口计生信息化扎实推进。“生态屏障、功能区划与人口发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30个省和长三角、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对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影响和政府公共危机应对等重大课题,开展前瞻性研究。参与“十一五”规划纲要、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国家重点专题规划和区域规划编制。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一期建设项目成功立项并全面实施,部分业务执行子系统已投入运行,河北、吉林等16个试点省配套建设积极推进。与民政、公安部门信息共享成效明显。截至2008年中,上海、福建、河南、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甘肃等8个省基本建立全员人口信息库,山西、辽宁、黑龙江、陕西、广西、新疆、青海等省正在积极建立。江苏、浙江、上海签署了《长三角人口信息数据互换协议》,定期交换41项指标数据。湖南公安、民政、人口计生建立人口信息共享交换机制。
(十)教育培训和职业化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全国乡以上人口计生机构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在编人员41.5万,其中:县乡两级占95%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8.3万。2005至2007年,累计培训省级及以下各级公务员53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62.8万人次。2006至2007年,贵州省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省级投入1075.6万元,地、县两级投入2548万元。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学历、职称和从业资格有所改善。启动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试点,积极推进人口计生职业化建设。上海市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引入社会工作岗位,开展社区生殖健康咨询师试点。甘肃省单独成立了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建立生殖健康咨询、人口保健、药具等八大职称序列。大连市、深圳市生殖健康咨询师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十一)人口与发展领域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国际人口与发展论坛、世界家庭峰会、人口与发展国际援助研讨会。积极参与“纪念人发大会15周年进展与展望”国际论坛活动。认真履行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伙伴组织主席国义务,主持召开人口与发展南南伙伴组织第13届年会,选举产出了新一届执委会。签署《坎帕拉宣言》,进一步重申2015年实现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的目标。建立突发事件对外宣传应急机制,各省建立健全了新闻发言、信息公开和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北京、江西、安徽、江苏、四川等省市多次接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媒体,为我国树立负责任的人口大国良好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持。30个省实施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六周期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项目。中西部20个省实施"加强中西部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