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2 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不允许采用砖砌体抗震墙。
3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4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 度时不应大于2.0 ,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
5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
5.2.1 多层钢渣普通砖和钢渣多孔砖房,应按下列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下简称构造柱):
1 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5.2.1的要求。
表5.2.1 构造柱设置要求
房屋层数
| 设 置 部 位
|
6度
| 7度
| 8度
|
四、五
| 三、四
| 二、三
| 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墙交接处,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
| 7、8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隔15m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
六、七
| 五
| 四
| 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7、8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
|
八
| 六、七
| 五、六
| 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7、8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