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财政部关于下发《2007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失效]

  1.人员经费。根据各部门标准财政供养人数和人均支出标准计算确定。人均支出标准按省级、地市级和县乡级分别核定。
  2.取暖费。根据标准财政供养人数和人均取暖费支出标准计算确定。人均取暖费支出标准参照行政公检法取暖费支出标准核定。
  3.事业费。根据标准财政供养人数和人均支出水平计算确定。
  4.地方病综合防治经费支出。根据卫生部提供数据计算。
  5.农业支出。根据粮食总产量、林地面积、乡村人口、总播种面积,采用多元回归计算确定。
  (五)城市维护建设支出。
  1.人员经费。根据城建部门标准财政供养人数和人均支出标准计算确定。人均支出标准按省级、地市级和县乡级分别核定。
  2.取暖费。根据标准财政供养人数和人均取暖费支出标准计算确定。人均取暖费支出标准参照行政公检法取暖费支出标准核定。
  3.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城市公用事业以及城市住房建设等方面支出。根据城区人口、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实有铺装道路面积等因素计算确定。
  (六)社会保障补助和离退休经费支出。
  1.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其中,养老保险基金补助支出根据参加统筹的离退休人数、人均养老基金补助及赡养率等因素计算确定;困难人员取暖费支出根据各地区下岗职工人数和取暖费标准计算确定。其他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据实计算。
  2.离退休经费支出。根据标准离退休人数与人均支出标准计算确定。其中人均支出标准参照平均支出水平,按省级、地市级和县乡级分别确定。
  (七)优抚和社会救济支出。
  主要包括伤残抚恤费、定期抚恤金、生活补助费、定期定量补助、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管理、廉租房建设等支出。主要按照优抚救济对象人数和人均定额计算确定,个别按照其他因素计算,如救助管理支出根据各地区救助管理站个数、救助人数及全国救助管理经费总额计算确定。
  (八)农村建设支出。
  主要包括村级管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乡村道路建设等支出。
  1.村级管理支出。根据各地区行政村的数量及村级管理支出标准计算确定。
  2.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支出。根据试点地区享受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人数、支出标准及地方财政负担比例计算。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支出。根据试点地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支出标准、地方财政负担比例计算。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