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七大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实现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需要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广泛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和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一是要充分发挥组织职工的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功立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靠广大职工的拼搏奉献。要按照中央部署,着眼好字优先,立足工会优势,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扎实推进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积极努力。要组织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勇挑重担,在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东部率先发展等方面大显身手,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多作贡献。要组织职工群众参与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活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智慧。要组织职工群众开展“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等活动,积极培育生态文明观念,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组织职工群众自觉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积极支持和正确理解党和政府采取的各项改革政策和开放举措,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开放迈上新台阶,为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献计献策。要组织职工群众参与和谐创建活动,树立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在创建和谐企业、和谐单位、和谐社区中发挥应有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二是要充分发挥引导职工的作用,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是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基础和保证。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引导广大职工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落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大力学习和弘扬劳模精神,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全社会,展示新时期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在全社会唱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主旋律,进一步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要积极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化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不断提升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工主人翁意识教育、国情形势政策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积极探索宣传职工、吸引职工的有效途径,注重对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引导职工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特别是要以举办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开展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推动形成崇尚文明、讲究礼仪、爱护环境、热心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大力推动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发展企业文化事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使广大职工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三是要充分发挥服务职工的作用,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事关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发挥工会组织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的优势,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形成服务体系,努力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到工会工作中去。要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发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作用,广泛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着力做好服务下岗失业人员、生活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的工作。要积极推动解决好职工反映强烈的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拖欠工资等问题,配合党和政府及时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保障职工基本生活,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职工的心坎上。
四是要充分发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积极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着力点。要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推动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企业和谐,以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劳动就业权利,推动
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和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完善面向困难职工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职工家庭解决就业困难。要抓住
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督促有关部门加强执法检查,深入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努力把劳动关系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突出维护职工的收入分配权益,按照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要求,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完善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落实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要努力维护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提高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推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督促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措施,减少和避免职业危害与事故发生。要推动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维护好职工的民主权利。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工会要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各级工会组织要适应新形势下工作对象、领域、内容、方式和环境的新变化,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真正把工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群众组织,更好地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一是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把握职工群众的新期待,努力形成工会工作的新思路,不断增强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推广职工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推进工会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要拓宽工会工作的视野,加强与国外工会组织的交流交往,积极借鉴国外工会工作有益经验,主动做好工会对外宣传,在对外开放中不断增强工会工作的活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