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石油流通企业的动态管理与过程监管,做好企业变更、年检、整改及日常监管等项工作。会同并支持有关部门,加强对当地石油市场的日常监管与检查,严厉查处石油市场的价格违法、掺杂使假、短斤少两、无照经营、走私、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行业安全管理,标本兼治,依法维护国内石油市场经营秩序。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完善石油市场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为社会提供真实、准确的政策信息。
(八)提升石油流通行业服务水平。
加快石油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并将企业信用与企业年检、换证及退出机制相结合。鼓励加油站开展以保证油品计量、质量和规范服务为重点的营销服务活动,促进加油站全面提升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捷、舒适和保质保量的油品服务。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加油站利用网点布局优势、地理位置优势、企业品牌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实现一网多用,在加油站开展便利店等非油品业务服务,进一步拓展零售终端服务功能、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九)推广实施绿色低碳节能发展方式。
指导石油流通企业做好自身节能减排,进一步推动石油分销体系中油库、配送设施及加油站建设的技术创新。石油流通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标准要求,完成加油站、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的治理工作,新建加油站及油库更要注重环境风险防范,实现达标排放。加快车用燃油低硫化步伐,全面推动清洁汽柴油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切实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积极研究制订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等替代能源的市场流通政策,构建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
三、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
积极协调地方人民政府,健全石油流通行业管理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强化部门分工协作,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加强对石油流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引导,完善行业自律。
(十一)加快推进法律法规与标准建设。
根据“十二五”期间石油流通行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积极推动《石油市场管理条例》出台,修订完善相关部门规章及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和水上加油站点管理、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等技术规范的研究起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石油流通行业的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石油市场管理的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细则,同时加大石油流通行业标准的宣传贯彻实施力度,充分发挥标准在规范行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规范化水平。
(十二)制订行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