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生物技术人才也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巨大的市场优势、充足的资金优势和生物技术人才储备优势,进一步增强国家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科学规划、统筹部署、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大力建设高水平生物技术人才队伍。
一、我国生物技术人才发展现状及主要需求
1. 我国已形成一支初具规模的生物技术人才队伍。
在国家现有人才政策推动下,按照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的总体要求,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探索了既符合国际惯例又体现中国特色的新型体制机制,凝聚了一批高素质、正值创新高峰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目前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研发人员已达25万余人。以科技领军人才为核心,辐射和带动各类优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人才工作新局面正在形成,生物技术创新能力正在迅速提升,尤其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生物信息、生物技术药物、农作物育种等前沿领域迅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的能力逐步提高,一批创新型生物科技人才已经进入国际竞争前沿。
2. 我国生物技术人才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明显差距。
我国生物技术人才发展与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尚存一些突出的困难与问题。一是我国生物技术人才总体数量不足,我国目前约有4万余人从事生物技术研发工作,与中长期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总体数量明显不足;二是缺少尖端人才;三是海外留学人才多,回国人才数量少,据统计,从1978年至今,超过58万的生物技术领域的中国学生到海外深造,但仅有约15万人回到中国,约占留学总人数的25%;四是产出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品的创新创业人才少。
3. 我国发展生物技术科技与产业需要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人才队伍。
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为人类解决人口健康、食品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乃至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有效的科技手段。我国生物技术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亟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是保障粮食供应和安全,培育超级农作物新品种,发展新型食品加工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二是保障公众健康,针对心脑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艾滋病、结核、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发展新型预防和治疗技术,发展创新药物和先进医疗器械,提高我国中医药现代化水平;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生物技术集成创新,推进“绿色制造”,加速传统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能力的重大产品,实现我国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由技术积累向产业化开发的战略转变,引领生物产业的发展;四是保护生态环境,解决饮水安全、水污染治理,防止水土流失,遏制土地沙化;大幅度增加绿色植被面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现代垃圾处理;五是发展生物能源,降低重要能源物资的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六是提高我国防御生物恐怖能力,保障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