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人才、选拔人才”。根据实际需要,引进和选拔一批国家和产业急需、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在规模上初步实现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生物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目标。
--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若干创新团队。围绕我国生物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通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领域产学研联盟,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和若干创新团队。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努力为各级政府、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大型生物医药企业,造就一批懂科学、懂技术、懂经济、懂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
--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骨干。通过各级政府与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重点加强对专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科技人员的支持,形成一批学科骨干。
--培养和造就一定规模高技能人才队伍。根据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定规模的生物技术、产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2)第二阶段(2016-2020年)。
整体提高我国生物技术人才队伍素质和水平,使人才数量、结构、学科和地域分布等达到均衡,实现量才使用、人尽其才,力争在重点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培养和造就3-5名国际顶尖科学家。结合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实施,在我国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重点领域,建设若干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工作室,造就3-5名生物科学重点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
--培养和造就30-50名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围绕我国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国际生物技术发展前沿领域,打造5-10个国际一流的国家实验室,努力培养30-50名国际一流生物技术创新人才。
三、主要任务
1. 世界顶尖人才培养行动。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到2020年,力争在生物能源、农作物育种和重大疾病治疗等部分生物技术领域造就3-5名世界顶尖科学家。
2. 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行动。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瞄准世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前沿的发展趋势,到2020年,力争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及结构生物学、代谢组及系统生物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转基因动植物与克隆动物、神经生物学、疫苗和抗体、生物治疗、重大传染病的防控、生殖与发育和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等方向培养和造就30-50名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和若干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