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12、稀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成本核算技术与环境损失评估
  目标:通过对我国稀土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构建稀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成本核算方法和环境损失评估技术体系,定量评估我国近几十年稀土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损失,为我国稀土矿山环境管理和稀土贸易谈判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考核指标:(1)我国稀土资源开发环境损失评估报告;(2)稀土资源开发成本核算与环境损失定量评估技术指南。
  主要研究内容:(1)全国稀土资源开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调查与评估;(2)稀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与评估体系研究;(3)全国稀土资源开发环境损失定量评估。
  (五)环境健康与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
  1、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儿童土壤摄入率及相关暴露参数研究
  目标:研究儿童土壤摄入率等暴露参数的调查方法和关键技术,提出适合我国儿童暴露特征的土壤经口摄入率等暴露参数,为《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中的重点工作-《儿童暴露参数手册》的发布提供基础数据。
  主要考核指标:(1)形成儿童土壤摄入率等暴露参数的数据集;
  (2)提出中国儿童土壤摄入率的推荐值;(3)样本应覆盖我国不同地理与经济区域,样本数量满足统计学要求,样本量不少于1000 人。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中国儿童暴露参数调查需求,选择我国不同地理与经济区域的代表性城市和乡村,调查研究不同年龄段、性别的儿童土壤(包括尘)经口摄入率暴露参数,得出我国儿童土壤经口摄入率等暴露参数的基本数值、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形成儿童土壤经口土壤摄入率等暴露参数数据库,发展儿童土壤经口摄入率等暴露参数调查的关键技术,研究土壤摄入率等暴露参数对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提出中国儿童土壤经口摄入率等暴露参数推荐值。
  2、典型水体污染区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关键技术及案例研究
  目标:构建我国水体污染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系统的框架体系,建立典型水体污染区的指标体系和关键技术方法;在我国典型流域水体污染区开展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案例试点研究,为相关部门开展环境风险管理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1)提出我国典型水体污染区的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指标体系;(2)提出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遗传毒性监测指标体系,建立水体污染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方法。(3)完成典型水体污染区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的案例示范,并提出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1)我国水体污染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体系的关键理论研究。调研和分析我国水体污染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测的现状,借鉴国外相关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体系的经验,研究我国水体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主要监测内容等。(2)我国典型水体污染物的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关键指标体系研究。以典型流域水体污染区的高风险污染物(至少两种)为关注对象,根据国内外资料调研和试点调查结果,提出我国水体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检测方法技术体系。(3)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体系中生物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以污染水体的遗传毒性和流域人群的高风险污染物内暴露监测为重点,建立生物监测指标体系,并对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标准化;建立统一定量的生物监测技术体系,并应用于典型水体污染区的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4)典型水体污染区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体系案例研究。依据水体污染与健康状况特点,选择具备一定工作基础的典型流域开展水体污染区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体系试点运行,探索建立服务于风险管理的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初级体系案例。
  3、典型行业环境PCDD/Fs 人体暴露评估技术研究
  目标:建立PCDD/Fs 人体内暴露监测方法,形成典型区域敏感人群体内的PCDD/Fs 暴露评估技术,构建PCDD/Fs 的人体健康风险调查及评估技术。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PCDD/Fs 的人体内暴露监测方法;(2)在3-5 典型区域开展敏感人群的PCDD/Fs 暴露监测与评估,提出典型区域敏感人群体内PCDD/Fs 暴露评估技术;提出基于PCDD/Fs(3)内暴露水平的人群健康风险调查及评估技术与风险控制对策。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PCDD/Fs 的暴露标志物检测研究,建立PCDD/Fs 人体内暴露监测方法;开展典型区域敏感人群PCDD/Fs 的暴露水平调查与评估,完成样本实测不少于400 例,研究环境PCDD/Fs 和人体暴露水平的相关关系,形成PCDD/Fs 的暴露评估技术;研究基于PCDD/Fs 内暴露剂量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指标,构建典型区域环境PCDD/Fs 健康风险调查及评估技术,提出健康风险控制对策。
  4、电子废弃物溴代阻燃剂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人体暴露评价技术研究
  目标:掌握电子废弃物溴代阻燃剂(多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 等)和重金属(铅、镉等)复合污染的现状及其特征,研究其人体暴露和风险评估关键技术,探索人体暴露生物标志物,提出电子废弃物溴代阻燃剂和重金属复合污染人体暴露评估技术。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电子废弃物溴代阻燃剂(多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 等)和重金属(铅、镉等)复合污染的暴露评估技术;(2)筛查电子废弃物溴代阻燃剂(多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 等)和重金属(铅、镉等)污染的暴露生物标志物。
  主要研究内容:调查电子废弃物溴代阻燃剂(多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 等)和重金属(铅、镉等)复合污染的现状及其特征;通过动物实验和毒代动力学模型,研究溴代阻燃剂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其暴露标志物;研究电子废弃物溴代阻燃剂(多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 等)和重金属(铅、镉等)复合污染暴露评估技术;结合典型区域电子废弃物溴代阻燃剂(多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 等)和重金属(铅、镉等)人体暴露特征,开展电子废弃物溴代阻燃剂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剂量-效应(反应)关系研究。
  5、基于健康风险评价环境空气铅质量标准限值制定方法研究
  目标:监测分析我国城乡儿童血铅的浓度水平、分布规律,研究各暴露途径贡献率,评估我国铅环境质量标准,提出我国环境空气铅质量标准制定方法及建议限值。
  主要考核指标:(1)提出我国儿童血铅水平分布规律;(2)提出我国环境铅对儿童血铅水平的贡献率;(3)提出适于我国环境空气铅质量标准制订的技术方法(建议稿)。
  主要研究内容:抽样监测分析我国1-2 万代表性儿童(0-6 岁)人群的血铅水平,研究儿童血铅总体分布规律和城市、农村和涉铅企业儿童血铅分布特征;调查我国儿童铅的暴露行为方式和暴露介质,采集各地区儿童的环境多途径暴露样品,分析暴露量和剂量,研究各暴露途径对总暴露的贡献率;构建铅多途径环境暴露模型,研究解析各途径铅环境浓度-暴露量-血铅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我国各类人群铅暴露健康贡献水平,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各环境介质铅与血铅水平的比例关系;提出适于我国环境空气铅质量标准制订技术方法,对我国环境空气铅质量标准健康风险防控方面的适用性进行评价。
  6、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体系中生物监测指标筛选方法研究
  目标:依据《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有针对性的选择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域,开展铅、汞、镉、铬和砷污染生物监测方法研究,筛选适合环保部门开展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的生物监测指标,提出切实可行的监测方法,为国家建立重金属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提出适合环保部门开展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的生物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2)建立基于生物监测指标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3)提交生物监测方法与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的适用性评价报告;(4)提交重金属生物监测指标筛选和监测技术指南(建议稿)。
  主要研究内容:(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国内外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指标研究现状,筛选适合环保部门应用的生物监测指标;
  (2)评价生物监测指标可行性、适用性,提出适合环保部门实际需要的生物监测指标体系;建立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监测预警重金属污染的潜在风险;(3)在典型污染区域,开展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典型案例研究,验证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并修改、完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4)研究提出用于重金属生物监测指标筛选和监测技术。
  7、重点防控重金属关键先进监测技术适用性研究
  目标: 探索适用我国国情的重点防控重金属关键先进监测技术,建立适用于大气、土壤、沉积物和环境生物等不同环境介质中重点防控重金属监测分析方法和化学形态分析方法,开展我国水、大气、土壤、沉积物和环境生物中重点防控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示范研究,为我国重金属污染调查和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编制大气颗粒物、土壤、沉积物、环境生物重金属监测技术规范(草案)各1 份;(2)编制大气颗粒物、土壤、沉积物、环境生物重金属和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方法文本各1 份;(3)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大气颗粒物、土壤、沉积物、环境生物等不同环境介质中重金属和重金属化学形态的适用性监测技术示范报告各1 份。
  主要研究内容:
  (1)颗粒物中重点防控重金属关键先进监测技术研究。以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建立全程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和分析方法质控指标的研究。
  (2)土壤中重点防控重金属关键先进监测技术研究。以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前处理与分析测定方法。建立和完善全量分析和酸浸提分析方法以及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分析方法。
  (3)河流和湖泊沉积物中重点防控重金属关键先进监测技术研究。以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河流和湖泊沉积物样品采集、监测方法、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技术。建立和完善全消解和酸浸提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式测定重金属的方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