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说明:
1、标题中要填写东、中、西部地区,省、地市、单位、点位名称填全称。
2、本表填报各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申报情况,一个点位填报一行。
3、各单位需按项目申报技术指南要求,在“建设期次”中填报“一期”、“二期”、“三期”。
4、在“完善/更新/新建”项下明确申报点位为“完善”(根据新标准要求需增配相应监测仪器的点位)或“更新”(即仪器年限超过8年的点位)或“新建”。完善的点位只可申报1-6项仪器设备;更新及新建的点位可申报1-11项仪器设备。
5、备机的申报由各地市级单位统一在附表2-2中填报,此处不得重复填报。
6、各点位应确保监测数据传输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直传网络完全对接,如现有的数据传输设备不能实现此功能,须申报“6、数据传输与网络化质控平台软硬件”。
7、需完善及更新的点位可申请站房改造,在“站房改造数量”中填报“1”;新建点位在“站房新建数量”中填报“1”。
8、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没有或不申报部分填0。
9、中央补助按东、中、西部分别补助40%、60%、80%比例计算,申报单位所属地区若享有国家相关特殊政策,应在“备注”一栏中写明具体政策内容。
10、本表由省级环保部门根据本辖区内上报情况统一审核汇总,并提交汇总后的电子版。
附表1-2
省( 部地区)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设项目
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地市级单位)申报汇总表
单位:台、套、万元
序号 | 省份 | 所在地市 | 省内编号 | 单位名称 | 建设期次 | 现有点位数 | 申报完善点位数 | 申报更新及新建点位数 | 数据传输与网络化质控平台软硬件 | 能见度监测仪 | 备机申报 | 预算投资 | 备注 |
臭氧 分析仪 | 一氧化碳分析仪 | PM2.5 分析仪 | 二氧化硫分析仪 | 氮氧化物分析仪 | 可吸入 颗粒物 分析仪 |
现有数量 | 申报数量 | 现有数量 | 申报数量 | 申报数量 | 申报数量 | 申报数量 | 申报数量 | 申报数量 | 申报数量 | 总投资 | 国拨比例 | 国家补助 | 地方自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