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粮油、果蔬、畜禽产品、水产品和林特产品综合加工与利用,乳基料及干酪加工、特色林果贮运保鲜、食品添加剂绿色制造、食用植物油加工、粮食精深加工与资源化利用,以及食品制造关键装备开发。开展食品包装材料、方便主食品、工业化中式菜肴、预制调理与配餐食品、发酵食品、食品配料、营养功能食品和特殊专用食品等技术集成示范。
2、农产品储运与物流
--开展粮食及重要生鲜农产品储藏、物流过程中组织衰老、品质劣变和腐烂损耗发生规律、影响因素、控制措施与途径等基础研究。
--研究农产品与食品绿色、生态保鲜及精准调控和智能可视化物流信息等关键技术;开发高阻隔、可微波、绿色可降解等专用环保型包装材料和智能减耗物流装备。
--开发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贮藏、虫霉绿色防治、高效节能干燥、害虫生态治理、散粮装载卸专用设备等技术,研制鲜活农产品在线分级与智能包装、储藏保鲜、冷链运输与生鲜销售、快速精准检测等关键技术与装备。
3、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
--开展食品储运加工过程中危害物形成机制与变化规律及控制机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干预控制理论等基础研究。开展农产品中危害物质形成规律、污染干预与防控、监测与溯源、风险评估与预警、农业技术标准等研究。
--开展食品表征属性与感官品质识别、食品痕量有害物质精准检测、食品加工在线无损检测等技术与装备研究,突破可视化生物与仿生识别、基因芯片和生物质谱等检测技术,开发传感器、可视芯片仪等快速便携检测设备。
--开展食品有害物残留物减控、贮藏腐败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预测预报等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攻克食品致敏原分子识别与脱敏钝化、高精度快速在线检测、有害物抑制降解与智能化监控等共性技术;开展食品新资源、新技术和新方法安全性评价,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精准溯源与预警、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及评估方法。
--开展进境农产品中外来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的检测、监测、处理技术研究,转基因及安全卫生检测技术研究与检疫、检疫处理技术装备开发。
(四)农村与农业信息化
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促进农村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普适化、可视化为目标,重点部署数字农业与精准农业、农村信息化等两个重大专题。组织实施农村与农业信息化科技发展重点专项。
1、数字农业与精准农业
--开展农业土壤-作物养分运转、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信息感知机理、农业地物遥感及解析机理等基础研究。
--研究农林动植物数字农业技术;突破农产品供应链全程质量安全信息感知技术与装备、无线传感网与云通信、智能化信息处理与云计算等农业物联网共性关键技术;开发肥、水、药变量作业与自动导航等精准作业技术系统。
--面向主要粮油作物、南北方主要水果、设施蔬菜、集约化养殖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围绕生产、加工、包装、储藏、流通等供应链全程开展数字农业与精准农业关键技术和产品的集成示范。
2、农村信息化
--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开展3G、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搭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集成研究,构建新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集成研制“村域网”传输网络关键技术与设备、可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网络接入终端、数字移动终端等低成本数字化产品,开发农村远程可视化诊疗、文化娱乐服务、社会事务管理、流通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系统。推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工作,建设一批信息化服务示范村。
(五)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围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科技需求,部署节水农业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林业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特产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保护与耕地质量提升等四个重大专题。组织实施节水农业科技发展重点专项。
1、农业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开展旱区作物用水过程与调控机理研究,探索灌区水转化与节水减污调控机理,建立作物节水高产优质用水理论与方法。
--研究农业高效用水过程精量控制技术与产品,开发农用机井成井配套设备、先进适用的大型灌排机械装备,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与成套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