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区域发展战略,选择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制造业发达地区以及中西部工业重点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以专业镇、示范省市等不同组合方式,适应区域“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需求,充分依靠地方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加速培育和完善区域内相关数控产品产业链,以数控技术在整个支柱产业链中的推广应用为目标,进行数控机械设备在重点区域的应用示范,促进传统机械产品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提高区域的机械产
品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
(四)完善应用服务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将产品服务技术融入到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数控机械设备
生命周期中,建立数控机械设备应用服务平台,建立数控技术和数控产品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机构,全面提升我国数控企业、数控机械设备企业的应用服务和人才培训能力。
(五)加强标准体系研究和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为实现数控技术与机械设备的完美结合,提高数控机械设备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力支持数控机械设备生产企业、数控技术研发机构与用户企业加强合作,围绕具有带动性和示范性的典型产品和行业,开展标准体系研究和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五、组织管理
(一)组织层次
1.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工作相协调,建立科技政策与经济、产业、人才、标准等政策的部际协调机制,强化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充分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创新应用示范的相互促进。
2.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管理。科技部作为组长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作为副组长单位,联合国务院相关部门、部分地方科技厅和相关行业协会组成“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审批总体规划及协调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等具体管理工作;成立专家组,负责发展战略研究并提供技术指导等工作;成立专家咨询组,负责对“示范工程”总体方向提供咨询。
3.在本规划的指导下,各地方和相关行业协会将加强组织实施管理,做好本地区、本行业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与专家组,落实体制、机制、人才、资金、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4.参与“示范工程”的各个单位(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
行业协会等)具体落实执行工作,鼓励政产学研用相结合。
(二)组织形式对试点省份、试点区域、示范市、试点产业链、专业示范镇、
各类平台给予资金资助并择优授牌,对属地内的单位或者承担单位在项目申报上予以优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