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下达教育硕士(Ed.M)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的通知

  (二)改进意见
  1.望能进一步统筹校内外资源,加强教育硕士培养的软件和硬件建设。
  2.望能在看到学校有关学院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某些方面尚存在一定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协调,以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持续发展。
  3.望能积极克服区域性特殊困难,逐步提高生源质量,为最终培养高质量的教育硕士创造有利条件。
  专家组一致认为,西南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达到了合格要求。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

  一、评估结论和39个主要考评点评价结果
  评估结论:合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评价

A1培养条件

B1学位点基础

C1学位点总数

100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80

B2师资队伍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100

C4师生比

75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100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100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100

C8师资培训

75

B3教学设施及利用

C9多媒体教学条件

100

C10网络与计算机

100

C11专业图书资料

100

B4培养经费

C12培养经费

95

A2培养过程

B5培养方案

C13培养方式

75

C14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80

B6课程教学

C15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75

C16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教学

100

C17专题讲座与实践

80

C18案例教学

90

C19课程考核

85

C20教学质量与效果

100

B7学位论文

C2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80

C22导师指导

90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75

C24论文质量

100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85

A3教育管理

B9管理机构

C26校级管理

100

C27院(系)级管理

100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100

B11质量管理

C29录取质量

60

C30课程教学管理

100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80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95

A4教育效果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3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100

C34教育科研与实践

85

B13社会声誉

C35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100

C36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100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7办学特色

100

C38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90

C39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研究

75


  说明:“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75、50分,对本组专家评分求平均分,得到各“主要考评点”评价分数。

  二、考察报告
  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委托,由卢家楣教授、张斌贤教授、楼世洲教授、周润智教授、吴国通校长组成的专家组于2007年6月11日至6月13日对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进行了教学合格评估。
  专家组听取了学校该项工作的全面汇报,通过查阅教学文件和学位论文,实地考察该校教育科学学院、文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化学学院和外语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情况,观摩案例教学以及与师生代表、毕业生任职单位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领导人的座谈,形成如下意见。
  (一)主要成绩
  四川师范大学是第二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于1999年开始招生,为基础教育界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教育硕士的培养成绩与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项组织制度健全。在学校的领导下,建立学校、学院和学科点三级管理体系,并不断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为保证教育硕士培养的高质量奠定了基础。
  2.积极争取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基础教育学校的大力支持,为大力推进教育硕士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所依托的相关学科基础良好,各学科方向上都有较强的教育学科教师配置,并努力把学科研究的优势转化为教育硕士培养的资源。
  4.积极进行旨在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讨,并取得了成效,如创设仿真学校,为教育硕士的培养搭建实践平台,得到了专家和学员的一致好评,为解决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5.重视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案例的开发和利用,有效促进了教育硕士的教学效果。
  (二)几点建议
  1.希望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生比例。
  2.希望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实践更密切的联系,为应用型教育人才的培养奠定更为雄厚的基础。
  3.希望进一步加强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相关学院乃至有关合作单位之间的协调。
  专家组经过评审一致认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达到了合格要求。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

  一、评估结论和39个主要考评点评价结果
  评估结论:合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评价

A1培养条件

B1学位点基础

C1学位点总数

100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75

B2师资队伍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75

C4师生比

100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75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75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75

C8师资培训

100

B3教学设施及利用

C9多媒体教学条件

100

C10网络与计算机

100

C11专业图书资料

100

B4培养经费

C12培养经费

100

A2培养过程

B5培养方案

C13培养方式

60

C14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80

B6课程教学

C15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00

C16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教学

95

C17专题讲座与实践

75

C18案例教学

75

C19课程考核

75

C20教学质量与效果

95

B7学位论文

C2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100

C22导师指导

100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75

C24论文质量

75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100

A3教育管理

B9管理机构

C26校级管理

100

C27院(系)级管理

100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100

B11质量管理

C29录取质量

90

C30课程教学管理

75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75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95

A4教育效果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3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95

C34教育科研与实践

80

B13社会声誉

C35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100

C36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100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7办学特色

100

C38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100

C39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研究

75


  说明:“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75、50分,对本组专家评分求平均分,得到各“主要考评点”评价分数。

  二、考察报告
  (一)主要成绩
  1.该校是第二批教育硕士试点单位,目前有14个教育学科硕士点,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较合理的导师队伍,教育学科导师占导师总数的41.6%;近三年师生比控制在1:4以内;教学设施齐备;专业图书资料较为丰富;培养经费较充足。
  2.从学科优势及地方特点出发制订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基本符合要求,教学大纲、教材及教材参考书齐备;执行计划和课程考核比较规范;论文总体质量较好。
  3.校院二级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数字化管理程度较高。学生录取质量、课程、教学及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均符合要求。
  4.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较高,学员、任职单位对培养质量比较满意。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对招生和培养工作给予了较大的支持与合作,对培养工作评价较高。
  (二)办学特色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为学员的学习提供了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坚持为地区教育服务的方向,主动为边疆农村地区教育硕士的招生和培养创造有利条件;重视培养的实践环节,在论文选题、培养过程和毕业后的跟踪指导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培养工作贴近实际,具有实效。
  (三)改进建议
  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各专业方向培养工作统一的业务指导,提高整体培养质量;进一步探索如何解决云南地区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工学矛盾”问题,保证学员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进一步提高指导教师的质量,加强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培训,并使之形成制度。
  评估组一致认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达到了合格要求。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

  一、评估结论和39个主要考评点评价结果
  评估结论:合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评价

A1培养条件

B1学位点基础

C1学位点总数

100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100

B2师资队伍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100

C4师生比

75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90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80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100

C8师资培训

90

B3教学设施及利用

C9多媒体教学条件

100

C10网络与计算机

100

C11专业图书资料

100

B4培养经费

C12培养经费

80

A2培养过程

B5培养方案

C13培养方式

100

C14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85

B6课程教学

C15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00

C16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教学

100

C17专题讲座与实践

100

C18案例教学

80

C19课程考核

85

C20教学质量与效果

100

B7学位论文

C2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95

C22导师指导

100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100

C24论文质量

90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90

A3教育管理

B9管理机构

C26校级管理

85

C27院(系)级管理

90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100

B11质量管理

C29录取质量

80

C30课程教学管理

85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95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100

A4教育效果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3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100

C34教育科研与实践

75

B13社会声誉

C35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100

C36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100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7办学特色

80

C38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85

C39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研究

75


  说明:“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75、50分,对本组专家评分求平均分,得到各“主要考评点”评价分数。

  二、考察报告
  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委托,由卢家楣教授、张斌贤教授、吴国通校长、楼世洲教授、周润智教授组成的专家组于2007年6月13日至6月15日对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进行了教学合格评估。
  专家组听取了学校该项工作的全面汇报,通过查阅教学文件和学位论文,实地考察该校教育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文学院、数学学院和外国语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情况,观摩案例教学以及与师生代表、毕业生任职单位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的座谈,形成如下意见。
  (一)主要成绩
  陕西师范大学是第一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于1997年开始招生,为基础教育界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1.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学校及各相关学院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加以精心落实,管理规范。特别是陕西师范大学多年来一直坚持实行教育硕士脱产学习一年的做法,难能可贵,为保证教育硕士培养的高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所依托的相关学科基础良好,学校和相关学院努力把学科研究的优势转化为教育硕士培养的资源,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多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坚持为西北地区基础教育服务,教育硕士培养的定位准确,目标清晰。
  4.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科教育的师资队伍,各相关学科方向均具有较为丰富的学科教育资源,为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保障。
  5.积极探索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举办富有特色的论坛和讲坛,拓展教育硕士的视野,提高教育硕士的实践能力。
  (二)几点建议
  1.希望进一步加强教育硕士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师资源,以适应教育硕士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
  2.希望进一步突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个别学科还应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指导,提高论文质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