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报送银监会2008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的报告

  一是持续加大对被监管者的政务公开力度,不断提高监管透明度和公信力。我会始终将监管行政职权的行使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公开了包括金融监管政策法规,金融监管行政审批、颁证、行政收费,金融监管现场检查程序、检查范围、检查内容、检查时间、检查纪律,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种类、标准,领导职责分工和内设机构岗位职责等在内的监管信息,推进行政权力的阳光运行。二是进一步拓宽面向金融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政务公开范围,加强监管工作的双向互动。公开了经银监会批准的金融机构名录、农村金融机构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统计信息、银监会监管要闻、派出机构动态等与公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政务信息;就银行业监管政策法规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发布多项金融风险提示,努力保护广大存款人利益。三是以加强对内政务公开为手段,营造和谐工作氛围。要求机关各部门和各银监局及时公布重要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及时通报内部管理有关制度实施情况;监督系统内民主集中制的执行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职工重大奖惩等工作程序,确保各项工作公正、公开、公平开展;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持续增强财务监督和审计工作力度,要求及时公布重大财务事项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及处置,提高大宗物品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工作透明度;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广泛听取各级干部对工作和生活的意见和建议,责成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定期不定期举办情况通报会,确保干部职工知情权。

  (二)注意借助多元化的平台做好政府信息公开

  一是抓好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建设,将银监会内、外网站建设成为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在对外信息公开方面,我会完成了门户网站的全面改版,重点建设了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众教育平台、市场互动平台、在线服务平台、在线查询平台,并增设派出机构子站。通过这些举措,公众可以借助银监会门户网站,方便地查询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绝大多数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并通过互联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了解银监会的监管工作。在对内信息公开方面,银监会改进了档案系统,扩大了非涉密文件的共享范围。加强了内网建设,对重大事项设立专栏,对内部决策、领导安排、党团活动以及任职公示等内容予以公开,同时要求机关各部门、各派出机构在内网公开日常工作情况并进行考核。二是通过政务新闻发布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务信息发布协调机制,不断提升银监会政务公开的社会效应。2008年,我会先后4次召开新闻通报会,组织百余名记者到一线进行了10余次专题调研采访,开展了5次“在线访谈”,受理记者申请并安排采访百余次,多次邀请记者参加银监会重大会议,有效满足了媒体和社会公众了解银行业监管工作的需求,极大拓宽了银监会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影响面,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办好公共教育服务和市场互动平台,加强与机构和社会的沟通。现在,来访者可以现场与银监会各部门轮值咨询员和商业银行代表进行面对面咨询交流、观看录像、查阅资料,以多种方式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机构及业务。2008年,我会累计举办6场面向消费者的金融知识讲座,接待咨询群众近2000人次。与此同时,积极利用市场互动平台,开展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的动态沟通和专题研讨,并将结果对社会公众公开,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业的认知和理解。此外,还不断更新和完善《银监会年报》、《银监会公报》等多种政务公开载体,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效果。通过一年来的努力,银监会政务公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强化了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了依法监管能力;增强了监管工作透明度,提高了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效率;强化了各类权力运行的制衡机制,降低了各类腐败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促进了民主集中制度的实施,提高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密切了干群关系,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密切了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联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金融监管环境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环境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