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关于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的批复

第三节 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从解决经济与科技脱节问题人手,突破体制性障碍,促进学校、企业及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协作与相互交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深入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大学、科研单位和企业建立企业孵化器。
  科教创业园区:发挥西南科技大学培养、聚集人才的优势,鼓励与企业、科研机构在研究课题和项目等方面开展双向交流与合作,为国内外、校内外的科研机构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政策和环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科技孵化园:发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人才、科研设施优势,利用军转民项目基础,建成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中心。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孵化中心:立足现有基础,为被孵化的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全过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充分利用长虹博士后工作站、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引进国内外的高级人才和最新技术成果。大力支持绵阳科技城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开放型、高层次、多元化的产学研联合体,高强度、高效益地推进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

第四章 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

第一节 信息基础设施和电子政府建设



  加快建设和完善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相协调的干线传输网和信息网络交换平台,建设光纤城域网。推进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3网融合的数字网建设,实现信息通信的宽带化、网络化、数字化和各种公共信息网及专业信息网的互联互通。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速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等网上信息服务。全面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实现政府信息公众化,办事、咨询、服务网络化。

第二节 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通过政府引导,舆论推动,提高市民信息化意识,加速绵阳科技城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到2010年,初步实现经济、社会信息化。
  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大力推广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AD/CIMS),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推进计算机软件和数字家电的开发应用,加快建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商业性和公益性的信息资源库。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特别是网络服务业,促进信息咨询业的发展。

第五章 绵阳科技城总体布局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城市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