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经贸部根据各地区和各中央企业历年来外派劳务情况,按照既满足培训业务需要、又保证各培训中心生源的原则,兼顾行业与地域优势,统筹规划全国培训中心的布局,并根据各地区和各中央企业外派劳务业务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第八条 培训中心应具备下述条件:
一、拥有固定的培训场所和培训设施,可同时培训100人以上。
二、拥有熟悉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及政策、具备良好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原则上专职教师人数应不少于3人,并有明确的教学分工。
三、拥有保证外派劳务培训工作正常运行的管理人员和规章制度。
四、拥有适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培训方向和培训方式的能力。
第九条 申请设立培训中心需向外经贸部报送下述材料:
一、申请报告;
二、培训中心情况介绍(包括培训中心的组织机构、教学设施、师资情况、专业构成及培训实绩等);
三、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的核查报告;
四、本地区或本企业外派劳务情况(包括累计派出人数、近两年外派劳务人数、目前在外人数、分布情况及前景分析等)。
第四章 培训
第十条 培训的内容
一、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二、安全保密、外事纪律、涉外礼仪等出国常识。
三、派出单位与国外雇主、劳务人员所签合同的内容。
四、从事国(境)外劳务工作应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及正确处理与外方雇主的关系、提高服务意识、保证工作质量、依法履行合同和正当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等。
五、派往国家(地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宗教、民俗等方面的情况。
六、派往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情况。
七、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自觉抵制带有反动性质的外国宗教势力和邪教组织的渗透。
八、语言、普通专业技能及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十一条 培训教材
一、培训教材包括公共课教材、语言培训教材和专业技能教材。
二、公共课、语言培训课的教材、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由承包商会根据外经贸部制订的标准和要求,统一组织编写和修订。专业技能教材,各培训中心可根据我国或派往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及国外业主的要求编写。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外经贸部委托承包商会或其它单位组织编写专业技能补充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