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铁道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三绿工程”工作的意见

  (一)提倡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的食品消费模式。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确立科学的、有益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食品消费模式。
  1.引导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由过去食品消费中的“价格优先”,向质量、价格并重的方向转变,使人们自觉地购买安全、无公害食品,提倡消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2.通过科学普及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消费者感官鉴别力,使消费者能从形状、颜色等方面对食品安全做出简单的感官鉴别。
  3.通过引导,形成科学的膳食结构,讲究安全卫生、营养搭配、经济合理。
  4.引导消费者逐步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严禁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提倡使用菜篮子、布袋子。
  (二)培育绿色市场,建立确保食品安全的销售网络体系。
  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市场,使之成为具有保障食品卫生质量、符合环保要求的销售网络体系。
  1.按照绿色市场标准,加强市场的硬件建设,逐步实现设施现代化。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肉类批发市场应配备冷藏设施,经营鲜活食品的零售店应配备保鲜设施。
  2.应用现代技术加强食品质量管理,完善食品进货索证制度、商品台账和经营者商品卫生质量跟踪系统。
  3.大型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要配备简易有害物残留检测设备,要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检测,形成有害物超标食品市场退出机制。
  4.改进销售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冷链配送和电子商务,提高生鲜食品在便民超市等现代营销方式中的销售比重,加快建立无公害安全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柜、专区、专卖店。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推行竞拍方式和电子结算。
  (三)开辟绿色通道,形成全国范围内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流通网络。
  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协调和组织鲜活食品运输,建立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工具合理联结的食品运输网络,缩短食品流通时间,实现全国范围内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流通。
  1.建立食品源头检测制度,对有害物超标的食品不得运输,严把运输关。
  2.大力改进运输方式,鲜活食品运输要采取保鲜措施,严防变质和二次污染。提倡公路运输的白条肉进行吊挂、封闭;冷却肉实行冷链运输。
  3.实行多式联运和直达运输,大力发展面向社会的物流配送中心,以市场为纽带,合理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实现食品运输的有效联结与畅通。大力治理“乱设站卡、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减少运输环节,降低运输成本。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