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危险性设防水平和性态标准的定义以及减轻城市灾害损失的框架理论。严谨的经济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灾害分析和易损性评估,例如那些具有坚实理论或丰富经验基础的总量平衡模型和恢复重建评价方法等。
(2)实时的全球或区域信息系统(例如,卫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应急反应和灾后恢复中的应用研究。这些技术的应用研究可以为调度指挥和网络控制等应急部门的政府官员提供实时的灾害信息。灾后快速探测和伤员救助的新技术也是迫切需要的。
(3)促进具有鼓励、保险和财政保障机制的抗灾社团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三、实施计划
中美地震研究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附件三——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合作研究极其有效地促进了中美之间在该领域的合作研究。本次修订的附件三将继续促进和加强本领域上述前沿课题的中美合作研究和联合资助。为了保证足够的资助和有效的项目执行,每年将召开年度协调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中美执行机构(中方:中国建设部、中国地震局、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代表和研究机构的代表。年度协调会的基本目的是:(1)评价上年度合作项目的进展;(2)制定下年度的合作计划;(3)研究新的长期合作项目的立项问题。此外,每四年召开一次会议,协调与议定书其它附件有关的事项。
发展国内外多单位联合以及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是本附件合作项目成功的关键。合作研究的传统模式和新型方式应该努力实施和探索,包括:
●通过双边或多边的专家讨论会和专题讨论会,扩大研究信息和成果的交流。
●强化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用于政府、大学和工业界的联合开发。由于中国和美国都有许多大城市容易遭受多种灾害破坏, 更大的灾害、更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威胁不容忽视。因此,研究和开发更加可靠有效的减灾(包括多种灾害)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组织重大地震灾害的联合现场考察研究。
●通过各种层次的研究人员和学生的访问交流,加强双方的友好关系。通过区域合作和多边合作研究,为新的科学技术立项研究培养学术带头人。通过合作研究传播最新知识和技术,加强有益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项目。
四、2001年计划
(1)拟订中美减轻自然灾害的一种新的学生暑期交流项目。为了建立中美合作研究坚实的基础和为今后的合作研究播下新的种子,需要不断增加在职人员和学生的访问交流。学生暑期交流项目的基本目的是推荐中美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研究生到对方国家学习和实习,发展使他们今后能更好合作的友好关系。这个暑期项目的访问交流时间一般是6-1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