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甘南州市委、甘南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全力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意见

  2、加快畜种改良步伐。牲畜良种化程度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要在本品种选育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人工授精冻配改良、胚胎移植等科技措施,加快畜种改良步伐,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推广力度,要确保州、县(市)“一特四化”和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畜种改良,建立健全以种公畜基地、乡级改良点、专业养殖大户为主的改良体系,在改制完善现有种公畜基地的基础上,在专业化饲养牦牛2万头以上、藏羊10万只以上的乡镇配套建设改良点,组建核心群,使牦牛、藏羊良种率达到80%以上,着力提高其生产性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专业化养殖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重要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县(市)、乡镇要逐级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开发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各县市要根据州上的《意见》和《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化布局实施方案、考核办法;三是各县(市)、各部门要对专业化养殖层层建立责任制,通过进村入户核实种草面积、能繁母畜、专业化养殖、当年出栏率等指标考核农牧户是否达到了专业化养殖标准,以此来确定专业村、专业乡的考核,作为兑现奖罚的依据;四是明确部门职责,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各有关部门都要按产业主管部门的规划和方案,优先安排项目、资金,畜牧部门负责制定规划和方案,组织项目筛选、论证、实施和督查验收;财政、发改、科技、扶贫等部门,都要积极落实畜牧业方面的项目、建设资金以及国家、省州配套资金,并配合畜牧部门做好项目筛选、论证和资金安排工作。
  (二)配套完善产业发展政策
  一是实行土地优惠政策。将专业化养殖用地、屠宰场点建设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降低或减免土地占用费。二是配套落实补贴政策。在全力实施好国家安排的补贴项目的基础上,多渠道争取,逐步实行种公畜基地、种草、专业化养殖小区(场)、专业养殖户的财政补助和以奖代补政策,积极探索畜牧业信贷担保和财政贴息途径,支持农户利用小额信贷发展专业化养殖。三是制定落实牦牛藏羊产业强乡大乡奖励政策,层层建立考核奖罚机制,从州、县(市)“一特四化”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的奖励资金,实行省、州、县(市)捆绑奖励,对超额完成专业化养殖的县市和乡镇,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重奖,兑现到养殖户、联户牧场、养殖小区(场),对实施专业化养殖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力表彰,给予重奖,对涌现出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典型要大力宣传,积极推广,形成竞相发展的局面。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一是增加财政牧业专项资金。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农牧业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州、县(市)财政部门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从2009年起州、县(市)“一特四化”专项资金要重点扶持专业化养殖,并在上年的基础上随着专项资金的增加,按比例逐年增长。二是积极整合各类专项支农资金,州、县(市)发改部门要将专业化养殖列入专项计划增加投入,财政扶贫贴息资金要向专业化养殖倾斜,扶贫资金主要投入到专业化养殖,由州县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捆绑使用,确保专项用于专业化养殖。三是推行信贷支持,各县市都要创造条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部支持,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投资草畜产业,增加对专业化养殖的资金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四)抓好服务体系建设
  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承担着直接为农牧民服务的公益性职能,是大力推进“一特四化”的前沿和主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按照“提升州级、强化县级、充实乡级、延伸村级”的思路,增加投入、改善条件、从机构、设施、队伍建设三方面充实力量、形成与专业化养殖相适应的基层畜牧业服务体系。一要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州、县、乡三级饲草料、畜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改革与管理,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与技术推广机制;在保持科技人员原单位待遇不变的情况下,鼓励其承包、创办技术服务实体,在各类龙头企业、养殖小区、联户牧场等经营实体以技术参股、入股分红,开展技术服务,另行领取报酬,切实调动科技人员的创业服务积极性,发挥好服务体系的职能作用。二要重点解决州、县、乡三级服务体系房屋破旧、设施简陋、手段落后等制约科技服务的突出问题,每年从州、县市“一特四化”专项资金中确定10%专项扶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用于补助各级畜牧、兽医、草原站的工作用房、仪器设备、检验监测、交通通讯、信息网络等硬件建设,安排10%左右“一特四化”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补助冻配点、改良站、青贮窖、氨化池、药浴池、注射栏等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安排专项资金切实解决乡站药械周转金、应急物资储备、畜牧业科技人员培训不足等问题。各级畜牧部门和科技服务单位也要切实加强项目衔接、资金争取和工作力度,加大对畜牧业科技服务的投入,为专业化养殖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附件三
甘南州一特四化产业化经营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全力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意见》,进—步建立健全我州“一特四化”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经营水平,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
  通过专业化养殖,到2013年,全州年生产牦牛(包括犏牛)肉4.4万吨、藏羊肉2.5万吨、重点奶牛养殖乡镇年产牛奶4.7万吨以上,分别比2007年增加一倍多,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3%、15%和12.6%,牛肉产量增速同比高于全省平均速度3.5个百分点以上,在全省14个地州市中居于第二位,羊肉产量在全省14个地州市中居于第八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到2013年全州牧业总产值将达到19亿元,比2007年增加1.5倍多,年平均增速达到16%以上,在全省牧业产值中的比重由2007年的6.7%提高到12%;通过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开展产业化经营,牛羊肉加工业产值达到6.2亿元、乳制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2亿元、畜副产品加工业达到0.5亿元、草产品加工业达到3亿元以上,使肉、乳产品精深加工率分别达到30%和50%以上,比2007年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草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合计达到21.7亿元,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7年的21.5%提高到2013年的28%以上,在全州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07年的21%提高到2013年的34%以上,对财政的贡献率由2007年的8.2%提高到2013年的15%以上,龙头企业直接带动专业化养殖的农牧户占全州农牧户总数的75%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由2007年的33%提高到60%以上,工业强州战略取得重大进展,畜牧业经营方式实现重大转变,由畜牧业大州向畜牧业强州转变出现重大转折。肉乳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团销售收入全部达到5亿元以上,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全部达到5000万元以上,80%以上的畜产品进入国家名优品牌序列;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全州各县活畜及畜产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国内部分城市的畜产品销售网络基本建立、运行规范;龙头企业+农牧户、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牧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基本确立。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1、各县市要在县城或交通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健全活畜及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已经建立起场地的,要继续完善信息、防疫检疫、牲畜滞留服务、运销、食宿等配套基础设施服务,搞好市场运作,注意在发挥市场交易功能上做文章。
  2、每个县市要按照方便交易,服务生产的原则,在县城或中心乡镇,建立和完善一处或几处酥油、曲拉、牛绒毛等畜产品专业市场以及牧草种子、网围栏、兽药、饲料、牲畜用盐等生产资料市场,到2013年全州有条件的乡镇都要建立起符合本乡镇实际需要的农牧业生产资料市场,全方位服务于农牧业、农牧村、农牧民。
  3、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新建、培育一处在甘、青、川具有重要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型活畜交易市场,按照便捷、公平、合法的要求,改善交易基本条件,为客商提供储运、信息、安保、食宿一体化的服务平台。
  4、由州县畜牧局牵头,尽快建立“甘南州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中心”,确定专人,建立网络,开展草畜产品方面的市场实时价格信息服务和市场动态咨询发布,促进产品网上交易,提高信息的权威性、时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发展订单生产、合同收购、期货交易和产销直挂、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草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减免运销环节收费,长期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草畜产品营销网络。
  5、以产销合同等方式与国内大中城市建立供销关系,在沿海、沿边口岸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设立窗口,通过开展补偿贸易、契约供销和期货贸易等多种形式,形成生产和销售相连接,内地与外地相沟通,国内与国际相接轨的大流通格局,使产品能有稳定的销路。
  (二)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要把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实施“工业强州”战略的重要举措。按照“大(规模大,带动面大)、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外(外向型)、新(新技术、新产品)”的原则,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重点扶持发展草产品、畜产品和畜副产品系列加工销售三类龙头企业。引导同类企业通过参股、兼并、合作、租赁等方式联合,加快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资产优化重组,创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增强竞争力。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增值。
  1、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以玛曲、夏河县现有肉类加工企业为基础,组建牦牛藏羊肉食品加工企业集团。到2013年,年加工牛羊肉2.1万吨以上,占当年牛羊肉总量的30%以上,加工率在2007年基础上,每年平均增加2个百分点、销售收入6.2亿元、带动专业化养殖农牧户1.2万户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