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


  资源再利用指标:工业固体废弃物再利用率达52%,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52%,农业秸秆再利用率达58.8%。

  废弃物资源化指标:废钢铁回收利用率达69.3%,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达76.3%,废纸回收利用率达58%,废玻璃回收利用率达34.3%,废塑料回收利用率达48.1%,废橡胶回收利用率达76.9%。

  废弃物排放(含处置)降低指标: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含处置)降低率达42.2%,工业废水排放降低率达15.9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70%。

  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指标: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控制在52.02万吨,比2005年下降7.6%;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要控制在16.42万吨,比2005年下降9.8%。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

  (一)重点领域。

  1.循环型工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提升石化、有色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等行业的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围绕核心资源、核心企业,大力延伸产业链,推进产品链、产业链之间的延伸和耦合,通过不同企业、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产业共生组合,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合理确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合理布局对环境影响大的工业项目。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减少工业生产领域自然资源的消耗,减轻工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提高经济的发展质量。依法推进清洁生产,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按照循环经济试点省的要求,以发展循环型工业为主导,加快编制各项产业规划,加强能源消耗的管理和统计。积极申报国家节能和资源环境项目。到2012年基本形成以大型重点企业为依托,以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循环型工业体系。

  2.循环型农业。以农业节水为重点,大幅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废弃物资源化率,实现农产品的无害化、绿色化、有机化和农业生产高效化。积极推行立体农业型、清洁能源型、生态能源型、设施农业型、休闲观光型等循环农业模式。大力推广沼气工程,将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积极推广少用土地、化肥、农药,少耗水、电、油的新技术和新品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水平,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产业化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积极开展乡村清洁工程,实现家居生活清洁化,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