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切实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农药、化肥和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采取技术、工程等综合措施全面治理。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鼓励农膜和秸秆回收再利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
5、发展绿色生态和循环型农业。加大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环境监管力度,加强生产基地灌溉水源、农药和化肥使用的监督管理,开展对生产基地土壤、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促进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把循环型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促进农村生产生活良性循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6、开展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活动。以创建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活动为抓手,全面实施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能源、清洁田园工程,引导和推动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生态环境良好的乡镇、村社率先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7、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祁连山、黑河水”为重点保护对象,加强天然植被和河流的保护,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草原退化;坚决禁止毁林开荒、乱开荒地、破坏植被的行为,保护和整治现有水体、植被和湿地;对在湿地中填埋造地、堵塞水路、乱排废水等现象严肃查处,努力恢复黑河、山丹河及其湿地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五、重点建设项目
1、黑河水资源和湿地保护工程。以黑河流域湿地、候鸟栖息地和水资源保护为重点,建设黑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黑河综合治理,形成较好的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体系。
2、农业污染源普查。查清全市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农业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3、土壤污染调查和防治示范工程。完成全市的土壤污染调查,查清污染面积、种类。选择10个乡镇实施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
4、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采取生产沼气、堆肥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和高效实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对全市500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场)实施污染防治治理,开展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综合加工利用。
5、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五县城区做好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在大满、甘浚、沙井、南华、新华、平川、位奇、六坝、马蹄9个省列重点小城镇,以及省级、市级示范村完善污水排放和垃圾填埋设施,并逐步在全市推广。市级生态村和所有乡镇政府所在地均建立垃圾集中填埋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