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主体检查验收重点
一是建设主体的资格条件。包括农民身份性质、大户(合作组织)资质(身份性质)、自(经)营土地规模、资金投入规模等。
二是建设主体机具的配置。包括耕、种、收三大作业环节机具是否齐全、合理以及配套比(以有效实物为准)等。
三是建设主体场库棚建设。包括场库棚建设规模、标准、产权、用途、建设完成情况等。
四是建设主体生产作业情况。年度内完成的作业面积(分环节)、跨区作业规模,经济效益、机具应用效果等。
2、县级工作验收总结重点
一是政策落实是否到位。包括政策宣传、工作执行、部门配合、落实形式、范围等。
二是建设主体确认是否公开、公正。包括确认方式、公示方式、公示范围、生产中作业与效果情况等。
三是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是否明显提高。包括区域内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增长情况、耕、种、收三大环节作业水平提高情况、生产作业作用发挥情况等。
四是资金使用是否合理、规范。包括建设资金使用与完成情况、资金管理使用合理性情况、资金适时拨付与到位情况、场库棚建设资金使用发放情况等。
五是场库棚建设是否统一、规范。包括是否统一标准、格局、是否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是否进行竣工验收、是否有改变用途现象等。
六是机具采购、管理是否科学、有序。包括机具品牌、型号、品种、数量是否合理、配置是否科学、是否按照规定的目录、时间及供应商要求进行选择、采购、是否有违规采购、未审先购、冒名采购行为、购机过程是否全程监管、是否完成地方工业产品规定的采购指标、机具管理、监督、服务、指导情况如何、是否有机具流失现象、售后服务与投诉是否不作为而上推等。
七是生产作业是否有序协调组织。包括作业组织、信息服务、跨区服务、技术指导、协调维权等。
八是示范区建设中的典型培育、亮点以及在探索组织模式、经营服务方式上的经验体会。
九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等。
六、工作要求
1、各市(州)要制定出本地详细、可操作的验收方案和时间进度日程;
2、市、县两级相关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此次年度检查验收工作,主要负责人须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主抓,建立起多部门参与的明确的领导组织和验收工作组织,并责成得力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操作;
3、检查验收人员既要注意政策宣传,又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一经发现不负责任、走过场、弄虚作假或问题上推,将在全省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