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组认为“工可”报告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和01省道交通量观测所取得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发展与交通量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弹性系数法”进行交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基本可行,预测结果基本可信,可作为技术标准和经济评价采用的依据。
四、路线走向和工程规模
本项目主线路线起点位于海宁市斜桥镇南侧斜桥中学附近。接硖许公路硖石至斜桥段(已建成)的终点,路线西南方向行进,经盐官,跨河岸港经周王庙,西行下穿规划中钱江通道,过辛江塘、上跨沪杭铁路,过崇长港、接沪杭高速公路南河埭分离立交后,经许塘线与园区大道交叉处,沿园区大道前行,终点位于许村镇长沙村北侧余杭与海宁交界处。路线全长约24.0公里。
设盐官连接线路线起点位于主线桩号约K3+740处,全长约2.7公里。
五、工程技术标准
本项目全线按交通部颁《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全线路基宽24.5米,路幅布置为:中央分隔带宽2.0米+左侧路缘带宽2×0.5米+行车道宽2×7.5米+硬路肩宽2×2.5米+土路肩宽2×0.75米。其中K0+000~K3+740、K11+800~K15+000段段结合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可加宽至29米。
桥涵应满足建筑限界的要求,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其它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六、经济评价
专家组认为,本报告采用的经济评价方法基本可行,本项目建成后将加快该区域经济、运输、旅游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进一步优化设计和降低工程造价后,本项目经济评价是可行的。
七、问题与建议
(一)专家组原则赞同“工可”报告提出的路线起点位置和总体走向。
关于终点穿越余杭区域,请进一步与余杭区沟通,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以利发挥道路整体效益。
(二)“工可”报告对路线方案提出了方案A (K6+250~K12+100)、方案B( K16+000~K21+568.862)两个比较方案与推荐方案进行了同深度的比选。
推荐方案与方案A比较:虽然推荐方案路线略长,拆迁数量稍多,但填方数量较小,与长安镇的规划衔接较好,且与沪杭铁路基本正交,造价低。同时,由于桑梓北路与沪杭铁路相距较近,方案A与桑梓北路平交口处于公铁立交下坡点,安全性较差。经综合比较,推荐线利于长安交通出行,符合当地规划方案,专家组原则赞同设计的推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