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通知
(豫政[2008]59号)
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促进中原崛起,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序言
1.知识产权制度是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知识产权是指对人们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是一种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合理确定人们对于知识及其他信息的权利,调整人们在创造、运用知识和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关系,激励发明创造和文艺创作,推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
2.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国内竞争的焦点。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国际国内竞争的焦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维护其全球竞争优势;国内各省为了适应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相继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的创造与运用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未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
3.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建设创新型河南和实现“两大跨越”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成功地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重大转变,走在了中西部的前列。但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人均发展水平低的基本省情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实现“两大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河南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省知识产权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知识产权拥有数量和质量迈上了新台阶。截至2007年年底,全省专利授权、注册商标、农业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分别居全国第12位、第9位、第3位和第1位。行政、司法、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但是必须清醒看到,我省各类知识产权数量偏少、质量不高,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等问题比较突出,侵权盗版行为时有发生。2007年我省发明专利、职务专利申请量占总量比例分别低于国内平均水平7个、12个百分点,全省驰名商标拥有量和具有市场潜力的版权产品数量偏少,98%的工业企业仍是“零”专利,知识产权制度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