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全省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命名表彰活动的通知

项目

名称

具体

分类

指标内容

 

组织

机构

1.建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牵头负责的社区建设指导协调机构,下设办公室,有专职工作人员;

2.定期召开社区建设指导协调机构成员会议,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

3.街道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社区进行调查研究,有固定社区联系点。

统筹

协调

 

4.有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5.每季度研究一次落实社区建设工作措施,并形成制度;

6.和谐社区建设有关政策得到落实,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7.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关系协调,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8.指导社区均衡发展,社区建设资源配置合理;

9.基层党委、政府各部门职能在街道有效整合,费随事转政策得到落实,社区减负成效明显。

工作

指导

 

10.指导社区建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实现全覆盖;

11.指导和帮助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12.指导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实行居民自治;

13.指导和帮助社区开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公益事业;

14.及时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社区

就业

和社

会保

1.有负责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相关机构和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数字统计翔实准确;

2.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及时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机会;

3.社区内登记失业人员基本实现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无零就业家庭;

4.居住在社区内的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社区管理率达到100%;

5.为灵活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办理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相关手续,并开展社会保险政策查询服务。

社区

社会

救助

6.认真实施最低保障制度,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指导社区及时把居民享受低保情况予以公开;

7.对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及时到位、操作规范,社区捐助接收站点、慈善超市布局合理、发挥作用;

8.积极开展社区为老服务,普遍开展居家养老工作,基本满足居民老有所养的服务需求;

9.积极开展面向残疾人的社区服务,落实各项助残政策和措施,残疾人的生活、就学、就业、康复治疗等权益得到保障;

10.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对社区优抚对象服务到位。

社区

卫生

11.每3-10万居民或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设立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合理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

12.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1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指导患者合理转诊,并提供相应便利服务;

14.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普遍开展健康教育、传染病和慢性病预防控制、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保健、残疾康复指导、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社区

文化

15.社区内各种文化体育设施有保障,并能充分利用;

16.有社区文化娱乐活动指导员队伍,经常组织开展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17.大力培育发展群众性社区文体组织,群众参与广泛;

18.每个社区配有图书室,图书能够经常更新和补充,基本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

社区

治安

19.配备有社区警务室和社区民警,有适应本地区治安需要的专兼职巡防队伍,辖区内治安秩序良好;

20.社区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突发性治安事件得到及时处置,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

21.居民利益诉求渠道畅通,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处理及时,社区内无影响恶劣或后果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22.社区矫正、社区禁毒、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机制建立健全,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23.对社区流动人口实行有效管理,流动人口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得到落实,流动人口登记率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率分别达到90%以上;

24.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社区居民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社区

环境

25.有社区卫生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社区内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无乱扔废弃物现象,社区居民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实现垃圾袋装和分类,社区环境清洁;

26.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显著,社区内建筑物清洁美观,无违章搭建、无乱设摊点、无乱停放车辆、无噪音扰民、无乱贴乱写乱画,庭院内外物品堆放整齐;

27.社区内公共设施维护良好,下水管道不堵塞、排水沟内无杂物、化粪池不漫溢、窨井盖不破损;

28.社区可绿化面积达到35%以上,无毁绿现象。

社区

服务

29.有一站式社区服务大厅,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社区居民办事方便快捷,居民满意率达80%以上;

30.制定有社区公共服务、社区互助和自助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和社区商业服务发展规划及其配套落实措施;

31.社区内便民利民网点布局合理,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32.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活服务类民间组织,作用发挥充分,效果明显。

 

硬件

建设

1.建有多功能、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并与区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形成服务网络,社区内有宽松的休闲、娱乐、活动的公共场所;

2.配备社区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服务设施,实现区、街、居三级联网,有效提供信息化服务;

3.为社区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和服务设施,保证社区工作正常运转。

经费

保障

4.有保障社区正常运转的工作经费;

5.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等活动经费到位,对社区各项经费的使用进行审计和监督有效;

6.确保社区工作者补贴(工资)标准达到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并建有奖励机制;

7.规范社区财务管理和活动经费,无截流、挪用现象,确保专款专用。

队伍

建设

8.依章依法指导选举产生社区党组织成员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规范聘用社区专职工作者;

9.定期对从事社区工作的街道干部和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组织培训,每年不少于20学时;

10.社区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组织健全,作用明显;建立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开展,街道志愿者队伍人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上,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

11.按每400户标准配备一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并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年度考核评议工作。

 

广

共驻

共建

 

1.制定社区共建实施方案,与80%以上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与驻区单位建立共驻共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2.共驻共建活动普遍开展,80%以上驻区单位内部设施对居民开放;

3.有效为驻区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驻区单位对街道社区建设工作的整体满意率在95%以上。

 

居民

参与

4.本地区85%以上群团、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形成互动机制;

5.本地区80%以上居民(户)参与社区组织选举等基层民主活动;

6.本地区85%以上党员、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每年不少于20小时;

7.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社区建设,设立社区联系制度;

8.社区民情恳谈会、民主评议会等机制健全,居民参与广泛;

9.街道建有民主评议制度,居民对街道工作及街道干部满意率在80%以上。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