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高产示范将成为今后粮油生产工作的新抓手。提高粮油单产,既要依靠科技转变增长方式,又要创新机制转变工作方式,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工作方式转变推动生产方式转变,使优惠政策与作物相结合,与技术相配套。通过高产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通过示范推广,宣传高产典型,以点带面,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形成掀起争高产、创高产、促高产的良好局面。
第四,通过高产创建推动粮油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不断总结高产典型的技术模式和运行机制,制定完善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主要粮油作物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带动粮油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第五,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是部市领导的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和农业部领导都非常重视粮油高产创建行动。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批示,要求我们把握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和新要求,加强技术集成、指导,确保稳粮增收。农业部领导更是明确要求把科技和种植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国粮油主产省(区),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县和粮油生产先进县为主,建设2600个万亩优质高产创建示范片,大力开展“6789”高产示范创建活动。其中农业部要求重庆市建设42个万亩优质高产创建示范片。
总之,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了样板方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了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改革与创建,对稳定发展粮油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地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高产创建作为确保粮油稳定发展的中心工作,作为科技兴粮的关键举措,作为行政推动的重要抓手,促进粮油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粮油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突出主要作物和优势产区,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创新服务,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通过典型示范,促进平衡增产,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目标任务
2009年全市要在20个区县建设42个部级万亩优质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其中:水稻15个,包括合川区、江津区和永川区各2个,南川区、涪陵区、大足县、垫江县、开县、梁平县、铜梁县、忠县和秀山县各1个。同时,江津区、永川区、铜梁县、开县、大足县配套实施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玉米9个,包括合川区、江津区、垫江县、铜梁县、云阳县、奉节县、酉阳县、巫溪县、渝北区各1个;马铃薯6个,包括开县、石柱县、巫溪县、酉阳县、云阳县、万州区各1个;小麦4个,包括万州区、永川区、奉节县、渝北区各1个;油菜6个,包括合川区、潼南县、梁平县、垫江县、南川区、秀山县各1个;大豆1个(忠县);花生1个(大足县)。万亩高产示范片要求集中建设,原则上建在一个乡镇内,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中稻700公斤或者中稻+再生稻850公斤、玉米800公斤或玉米套马铃薯900公斤(折原粮)、马铃薯2000公斤(鲜重)或马铃薯套玉米900公斤(原粮)、小麦600公斤或麦/玉/薯或稻/麦900公斤(原粮)、油菜、大豆、花生分别比上年高产示范增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