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大规模的农业干部培训。对各地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副县长、农业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轮训。主要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改革发展、农业规范化栽培等理论实践知识的培训,使其准确把握当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全面了解国内外农业发展现状、趋势和相关农业农村知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二)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在全省范围内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基层推广人员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各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和管护措施的推广应用培训,使全省广大农业技术人员普遍接受一次系统培训,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最新的栽培模式、最新的优良品种,建立起适于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不同积温带的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和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能力。
(三)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五大粮食作物科技高产攻关模式,开展以玉米、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规范化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以示范村和示范户为主要培训对象,以五大粮食作物科技高产攻关模式为主要内容,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深入开展种养大户、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组织领办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种养能手和科技带头人。结合农民绿色证书培训,以产业岗位规范和标准化生产模式为重点,对种养业大户进行专业培训,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等培训模式,拓宽培训途径,大力提高农业规范化水平。
四、培训方式和内容
今冬明春,各地要根据农业生产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开展大规模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培训。
(一)集中培训。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在今冬明春集中组织举办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培训当地生产急需的关键实用技术和推广方法,加快我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步伐,着力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推广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指导能力。各地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农技推广人员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或30学时。
(二)分级培训。各地要利用各级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广校等教育培训资源,按照进村入户、核心培训、包教包会、示范带动、全面覆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培训机制,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农业新技术培训。培训可采取核心示范户专业性培训与普及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巡回指导相结合,教室授课与示范基地观摩相结合,现场指导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农民进行规范化栽培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