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培训。组织省、市、县、乡四级农业科技人员,充分利用我省农业冬闲这一有利时机,以五大粮食作物科技高产攻关模式为重点内容,深入乡村农户,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专家巡回讲座、举办科技大集、专家大院技术咨询、广播电视专题讲座、播放技术光盘、网络技术培训、印发《五大粮食作物科技高产攻关模式》技术手册和明白纸、建设农民科技书屋、举办新品种发布展示会、入户现场指导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将先进农业适用新技术及时传播到广大农民手中。尤其要紧紧抓住明年备春耕生产这一关键时机,开展万名农业科技人员备春耕生产科技服务活动,组织科技人员大下基层,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四)异地研修。根据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的不同需求,将县级农业技术人员骨干集中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省内农业高等院校、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进行研修,以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掌握水平、开展技术推广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承包培训。要学习借鉴各地在实践中创造的技术承包方式,即农业技术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技术人员及农民经纪人,采取技术承包和技术集团承包形式,对各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和管护措施推广应用,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使广大农户在生产中学习技术、应用技术,提高生产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各级各类培训单位结合实际,探索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促进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的科技化水平。
五、保障措施
规范化栽培是从耕作技术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持粮食持续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各地要按照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市县组织、社会参与的要求,全力做好今冬明春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搞好规范化栽培技术培训是各种农业新技术普及推广的重要保证和有力支撑。各地要站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粮食持续增产的高度,充分认识规范化栽培技术培训的重要意义,切实摆上位置,精心组织实施。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工作方案,认真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广大农民的技术需要,明确培训思路和重点,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措施,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任务,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加快新技术的推广进程,真正做到组织机构完善、培训体系健全、工作落实到位,创造性地开展规范化栽培技术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