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大园区金融基础设施投入。整合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网点,根据园区资源与服务需求,适时为银行入园提供绿色通道。通过增设金融机构或迁址方式,力争在两年内全市主要工业园区配套设立特色支行,为园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全程式的金融服务。
3.着力扶持基地和产业链建设。按照“矿业换产业、项目配资源”的发展思路,大力支持我市具有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的工业基地、工业链条和项目建设。通过银、政、企三方合作,推动优势资源与长三角的资本与技术嫁接,着力打造有色金属新型材料、绿色化工、岸线产业集聚和机械装备制造基地等四大基地和特钢及原辅料产业链、铅锌产业链、铜加工产业链等八大产业链。重点加大对科技含量高、技术创新能力强、节能减排效果优、资源利用效率高、市场前景好的工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4.大力发展银团贷款业务。制定《池州市银团贷款实施办法》,通过银团贷款,支持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建设,加快工业产业升级、促进并购重组。通过多边贷款方式,聚集资金,分散风险,实现银企互利共赢。
(二)大力支持旅游经济发展。
全力支持以九华山为龙头的全市旅游业发展,加大对九华山大铜像、花台索道等重点工程以及柯村、牯牛降、升金湖、大王洞、平天湖等风景区开发的信贷投入,把池州建设成为泛长三角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1.建立全市银行业与旅游业发展合作机制。加强交流合作,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之间信息共享、资源互补。重点在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引导产品投向、创新支持手段等方面进行银旅合作,形成联手共商、定期协商,联合部署、梯级合作,联谊互补、互利共赢,联运监管、共同扶帮,联名呼吁、优化环境等五项合作机制。
2.突出金融服务旅游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通过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的整体联动,重点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星级酒店建设、旅游景区开发、旅游商品开发,提升我市景区景点建设、接待水平和旅游综合服务功能。
3.积极探索和构建银旅合作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加强银行业与旅游项目、旅游企业的对接和合作,促进银旅联动和共同发展。通过举办旅游项目推介会、银旅对接会、业务洽谈会等商务活动,完善旅游融资市场机制,大力推介我市旅游金融服务项目与创新产品,促进更多的金融资源和长三角资本服务于我市旅游业建设。
4.加大对旅游景区景点的金融基础建设。通过在旅游景区开展“刷卡无障碍”活动,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网点软硬件设施,增加自助银行设施,为游客提供贴身、超前式金融服务。创新旅游金融服务形式与路径,在我市旅游重点景区打造2~3家特色支行,全面提升旅游金融的服务效率与市场品位。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