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目标。在我市农业主导产业领域培养农业专家30名,造就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以农业科技示范培训中心为平台,通过实施项目、生产实践、交流及培训农业科技人员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我市农业科技人员整体素质,培养一支精干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造就一批在本行业有建树、在全市有权威、在全省有影响的农业专家。
2.具体设置。根据优势产业布局,全市设置10名首席专家、20名执行专家。
3.主要职责。承担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培训中心建设和管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试验示范推广,农业科技示范户及农业科技人员培训,农民普及性实用新技术培训,参与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工作。
4.选拔与确定。具体办法由市农业局负责制订。
(四)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重点实施60项“双推”项目,示范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
1.建设目标。实施“双推”计划,引导广大农民选择优良品种、应用先进技术,每年引进推广新品种20个以上、推广新技术20项以上,到2011年累计引进推广新品种60个、新技术60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应用面积300万亩。
2.具体设置。以全市粮、棉、经、菜、渔等主导产业为立项重点,同时,广泛征集新品种、新技术,经专家论证,确定每年“双推”项目。
3.主要职责。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搞好“四田”建设,培训农业科技示范户、新型农民等。
4.申报与确定。各单位和个人按照每年下达的项目申报指南进行申报,经专家论证确定后,由市农业局、财政局、科技局联合以农技推广项目形式确认下达。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全市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工作由市农业局、财政局、科技局共同组织实施。各县(市)、区要指定具体部门负责该项工作,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周密组织,确保取得实效。要注重与其他科技项目,特别是与“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工程有机结合,统一规划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分散。
(二)强化扶持,多元投入。市里设立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各县(市)区要积极配套投入。同时,整合各类农业项目经费,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扶持力度。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基础上,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和个人对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进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