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石界河以占用和破坏土地、毁坏植被、崩塌为主的矿山环境影响较严重区
该区位于南阳市西部西峡县境内,中低山区,面积约345.53k㎡。采矿品种以大理石、灰岩、建筑石料为主,有采矿企业20多家。开采方式多为露天开采,占用和破坏土地、毁坏植被,而且开采边坡较陡,容易造成崩塌;因采矿造成较多的固体废弃物散乱堆放,产生了泥石流隐患。
3.槐树营以占用和破坏土地、毁坏植被、崩塌为主的矿山环境影响较严重区
主要分布在南阳市淅川县、西峡县境内,丘陵地貌,面积约657.44k㎡,开采矿种主要为大理岩、石灰岩,有采矿企业约30家。石灰岩、大理岩的露天开采,占用和破坏土地,毁坏植被。而且开采边坡较陡,容易引发崩塌等灾害。
4.马蹬以地面塌陷、地裂缝为主的矿山环境影响较严重区
该区位于南阳市西南部淅川县境内,为丘陵地貌,面积约26.47k㎡,为石煤开采区,目前采矿已经停止,地下开采造成较大范围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石煤自燃,破坏农田、损毁道路和建筑物、污染空气。
5.杏山以占用和破坏土地、毁坏植被、崩塌为主的矿山环境影响较严重区该区位于南阳市邓州市、淅川县境内,为丘陵地貌,面积约47.68k㎡,有采矿企业10家,采矿点较多,开采矿种主要为石灰岩,建筑石料,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占用和破坏土地、毁坏植被,破坏自然景观,造成水土流失;而且采场边坡较陡,易诱发崩塌。
6.古庄店以占用和破坏土地、毁坏植被、崩塌为主的矿山环境影响较严重区
该区位于南阳市方城县、社旗县境内,为丘陵地貌,面积约167.09k㎡,有采矿企业9家,采矿点较多,开采矿种主要为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占用和破坏土地、毁坏植被,破坏自然景观,造成水土流失;而且采场边坡较陡,易诱发崩塌。
7.毛集以占用和破坏土地、毁坏植被、地面塌陷为主的矿山环境影响较严重区
该区位于南阳市东南部桐柏县境内,丘陵地貌,面积约185.98k㎡,有采矿企业14家,开采矿种主要为莹石矿,还有铁矿和大理岩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铁矿的露天开采占用和破坏土地、毁坏植被;而且采场边坡较陡,易诱发崩塌。莹石矿为地下开采,容易造成地面塌陷、地裂缝。
(三)矿山环境影响一般区
主要分布在南阳各县区,中低山、丘陵、平原地貌,共分为九个小区,总面积约2354.09k㎡,占南阳市总面积的8.85%。零星分布有采矿企业,开采矿种较多。矿山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占有和破坏土地、毁坏植被,局部有小型的崩塌、滑坡隐患。整体属矿山环境较好区。
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
一是矿山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全市相继出台了多项配套制度、办法、文件,加强对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依据《
环境保护法》、《
矿产资源法》、《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
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基本法律法规,结合南阳市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农田保护、抗震减灾、矿产资源、土地管理、污染防治等一系列制度、规划及相应的配套保障办法,为加强南阳市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使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逐步有章可循。随着新建矿山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的全面贯彻实施,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矿山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二是初步建立了矿山环境管理体系。国土资源部门设立了地质环境管理科室,建立起市、县、乡(镇)三级地质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体制。大型矿山企业设置了环保科、地质测量科、土地征迁科,中、小型矿山企业建立了科或组,负责矿山环境监测、污水治理、矿山防尘、矿区绿化、土地复垦等项工作,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使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有了组织保障。通过矿业秩序的整顿,矿山开发秩序有所好转,矿山环境进一步改善。三是矿山环境监测网络日趋完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把矿山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包括矿山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制度、汛期应急巡查制度,汛期防灾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和汛期值班制度等,提高了防灾应急能力和反应速度,为全市矿山环境保护和减少灾害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是积极开展矿山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培育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矿山环境保护与其自身安全健康的重要性,调动矿业权人、公众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做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五是矿山环境调查与治理工作得到加强,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开展矿山环境调查与治理工作。开展了南阳市矿山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完成了“南阳市独山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南阳大河铜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矿山环境治理项目6个。正在治理的项目有“南阳市卧龙区蒲山石灰石矿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等9个,2007年批准治理的项目有:“南阳独山玉国家矿山公园环境治理项目”等11个,随着矿山综合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市矿山环境将逐步得到改善;矿山企业重视废水和废渣的二次利用。绝大部分矿山企业受科技、经济条件制约,将废渣作为废物排放,利用量较小,现在部分矿山企业已开始重视废渣的综合利用。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采用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合计每天处理采油废水11800立方米。
全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一是矿山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监管、约束机制和经济政策有待完善,在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税收和财政政策方面,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社会对矿山环境保护治理投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资金缺乏保障,保护与治理投入明显不足,制约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开展,监管部门人力、经费、技术装备不足、执法手段无法保障;二是历史积留问题多,恢复治理难度大,由于矿山企业开采时间较长,不少矿山未预留环境恢复治理资金,造成许多矿山环境被破坏后,无人承担治理责任,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矿山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为严重,所需恢复治理资金数额较大,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环境债务,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五、矿山环境变化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