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通知

  (五)矿山环境简易治理区
  矿山环境简易治理区主要为矿产资源不丰富,矿山规模较小,矿山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总体矿山环境较好的区域。所以,本规划将矿山环境影响一般区定为矿山环境简易治理区。该区面积约2354.09k㎡,占全市面积的8.85%,共划分9个矿山环境简易治理区,主要治理任务为河道整治,土地复垦,植被和景观破坏的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崩塌、滑坡的治理。
  按照矿山环境治理分区结果,结合目前矿山环境现状,制定如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一是各级政府和矿山企业要重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加大矿山环境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矿山环境监督管理,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采矿权人对矿山环境治理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搞好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
  二是对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土地破坏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为科学、合理地选择复垦方法、方案及耕地损失补偿等提供决策依据;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要按照“宜平则平,宜深则挖,宜充则填”的原则,因地制宜部署塌陷地区土地复垦工程;推广采矿新技术,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耕地和地表建(构)筑物;结合实际,以耕地、林地、建设用地为主,确定科学合理的复垦土地用途和比例;科学规划,动态复垦,采矿与复垦相结合,使土地复垦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循环;重视矿区生态环境的系统性、适宜性、创新性和动态性建设;土地复垦技术方法要因地制宜,以土地平整和充填复垦法为主,疏干法、挖深垫法为辅,土地恢复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村庄搬迁与中心村(小城镇)规模重建相结合。
  三是废弃物堆放场的治理,以资源化二次开发利用为重点,固化和绿化为辅。要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利用”的指导思想,实行“谁排放、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尾矿、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可用作建材原料、水泥配料以及发电、制砖等,其它固体废弃物可用于铺垫公路路基、建筑工程填方、充填沟谷,部分岩性较好、含土质少的废石可加工为建筑石料和建筑用砂等。
  四是加强矿井水的净化处理,使之符合不同的用水标准,以实现矿井排水资源化。矿井水经过沉淀、净化处理后用作为井下洒水、消防、除尘、锅炉、浴室用水等,减少外排量,实现水的多次循环利用。在矿井水外排河流、沟渠两侧,采用根系发达且耐盐碱土的乔、灌、草,呈带状复式种植立体化护岸绿化林。重视矿山区供水网络建设,矿井水净化处理后可作为矿山、周边村庄的生产和生活用水,解决水资源枯竭和水环境破坏问题,提高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五是露采矿山主要进行景观生态治理,以景观恢复和土地资源开发为主。城市发展区周边,结合城市发展,通过对废弃矿山的工程整治,改变成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文物古迹保护区内,通过山景、水景、人文景观的再造和遗迹资源的保护,挖掘或创建新的旅游资源,建立休闲度假胜地或矿山公园;交通干线两侧复土绿化,恢复或重建生态景观。
  六是全市已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应总结经验,广泛宣传,吸纳社会资金介入,使之成为推进全市矿山环境治理市场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市将继续部署矿山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山环境治理示范模式和概念性规划方案,“宜农造田、宜渔开塘、宜林植树、宜工建厂”,为矿山环境治理的市场运作和规范管理提供技术平台。
  七是矿山环境治理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涉及地质、土地规划、环境保护、园林设计、动植物和艺术等多个领域,矿山环境治理模式多样化。生态保护模式侧重于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形成稳定丰富的绿地植物生态群落为目的;景观再造和应景改造模式,因地制宜将治理工程融入城市规划和景观建设之中;资源二次开发模式是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适当营造人文景观。循环经济模式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不同条件的矿业循环经济,根据实际情况应寻求矿山环境治理最优化模式。如利用金属矿废弃的采、选、冶设施、历史时期的采矿遗址和砖瓦粘土矿的烟囱建成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基地或矿山公园;利用矿房式开采遗留的矿房,建成集旅游、休闲、疗养为一体的娱乐中心,利用废弃矿山建设生态林地,既可治理废弃矿山,又可恢复自然景观。

第五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

  一、重点治理工程部署原则
  南阳市矿山企业众多,开采历史长,历史积留的矿山环境问题比较严重,恢复治理程度低难度大。在部署矿山环境重点治理工程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矿山环境恶劣、危及人民生存的区域作为重点治理的重点。要坚持保护优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
  二、矿山环境治理工程部署
  从南阳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全市矿产资源分布、开发利用与矿山环境现状,将重点治理工程布置在矿山环境重点治理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名胜风景区、文化古迹旅游点在内的矿山环境重点保护区;交通干道两侧五公里范围内可视区;被划定为矿山环境一般治理区,但小矿点和露天采矿点众多,对环境构成较大影响的区域。全市共部署重点治理工程区10个,选择30个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点,开展治理工作;树立一批综合治理工程示范点,带动和推进全市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加快建设生态矿业的进程。
  地面塌陷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要按照“宜平则平,宜深则挖,宜充则填”的原则,因地制宜部署塌陷地稳定区土地复垦工程。废弃物堆放场的治理,以资源化二次开发利用为重点,固化和绿化为辅。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可用作建材原料、水泥配料以及发电、制砖等。
  露采矿山主要进行景观生态治理,以景观恢复和土地资源开发为主。城市发展区周边,结合城市发展,通过对废弃矿山的工程整治,改变成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文物古迹保护区内,通过山景、水景、人文景观的再造和遗迹资源的保护,挖掘或创建新的旅游资源,建立休闲度假胜地或环境生态园区;交通干线两侧覆土绿化,恢复或重建生态景观。
  具体工程部署、治理对象、治理面积、主要工作量、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式、时间安排等详见附表五。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