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查应急体系建设情况和报送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评估报告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查应急体系建设情况和报送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评估报告的通知
(甬政办发〔2008〕28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进一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根据《宁波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甬政发〔2005〕116号)有关要求,现就做好2008年应急体系建设情况调查和突发公共事件年度评估分析报送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应急体系建设情况调查
  (一)各县(市)区政府调查内容
  1.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已经制定并印发的本地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已经制定并印发的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企业、学校等应急预案情况(格式参见附件2)。
  2.应急预案演练情况。主要包括2008年度县级政府及其部门主办的应急预案演练情况。有关企业、学校的应急预案演练情况请填入其他栏(格式参见附件3)。
  3.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县、乡镇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含专项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建设情况(格式参见附件4)。
  (二)市级有关单位调查内容
  1.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已经制定并印发的各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需注明预案类别(格式参见附件5)。
  2.应急预案演练情况。主要包括:2008年度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类别,以本单位(部门)名义主办的应急预案演练情况(格式参见附件6)。
  3.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市级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建设情况和本单位(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情况(格式参见附件7)。
  4.市国资委负责统计调查市属企业制定应急预案情况和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情况(格式参见附件5、附件6)。
  5.市教育局负责统计调查高校和市属中学制定应急预案情况和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情况(格式参见附件5、附件6)。
  (三)时间和有关要求
  调查时间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请结合有关调查结果,汇总分析本地、本部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演练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二、2008年度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评估分析
  (一)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
  1.基本情况。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分别汇总总体情况及其分类别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2008年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以及与往年比较情况,并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2.应对工作。对照有关应急预案,围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从组织领导、预案编制、预案演练、应急队伍建设、物资资金准备、监测预警预报、应急防范处置,以及恢复重建、调查处理和科普宣教等方面和环节,对2008年应急管理工作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既要总结防范处置工作中的经验和有效做法,又要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3.工作建议。在应对工作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和推动应急管理工作。
  4.案例分析。根据点面结合的原则,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各选取1~2个典型案例,对应急处置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评估分析,以利于完善预案,改进工作。
  (二)评估分析的有关要求
  1.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年度评估分析工作,组织精干力量做好此项工作。
  2.要做好各方面基础数据和材料汇总工作,各项数据统计要规范、细致,避免重复和疏漏。评估分析工作要客观、全面、准确、深入,评估分析报告要语言精练、层次清晰、内容充实并配以典型实例。
  三、报送要求
  请各地、各有关部门确定一名参加调查应急体系建设和年度评估工作的联络员(名单于12月30日前报我办),并于2009年1月10日前将本地区、本部门应急体系建设情况和2008年度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评估报告(纸质和电子版)报市政府办公厅应急预案管理处(联系人:范静杰;联系电话:87182576)。上报材料电子版通过市政府电子邮件系统或公务员邮箱(fjj2576@ningbo.gov.cn)报送。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