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08年莆田市开展“种植名贵树,建设新农村”活动检查验收情况的通报


  (一)工作进展存在重安排、轻落实的现象。仙游东湖村、温泉村、北岸山亭村、东埔村、湄洲后巷村对创建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力,造成示范村种植数量不尽人意,成活率偏低,成效极差。

  (二)多数示范村管护不到位。关键在于栽培管理技术没做好,存在苗木修剪不合理,小苗长势弱,加上杂草丛生以及病虫害未及时防治等问题。湄洲镇汕尾村、后巷村种植地块出现牲畜危害和人为破坏严重;东峤镇下房村立地条件差,缺乏适地适树,把樟树小苗种植在盐碱地,造成全军覆灭。

  (三)示范村建设档次有待提高。多数示范村只停留在一般绿化水平,标准不高,效果不明显。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要明确任务,科学规划。2009年全市继续以整村推进的方式,重点建设70个种植珍贵树示范村,其中:省级示范村8个、市级示范村17个、县级示范村45个。各县区(管委会)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示范工作,认真落实省、市、县三级种植珍贵树示范村的选点规划。原则上,全市第二批示范村与2008年实施的第一批示范村不重复,省、市、县三级示范村之间不重复。同时省、市级示范村要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联系点相结合,与绿色通道沿线村庄绿化规划相结合,选择交通相对便利,群众积极性高、自然条件和基础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建议适时召开全市造林绿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全社会抓造林绿化的氛围,迅速掀起大种名贵树,建设新农村的热潮。

  (二)要突出特色,早抓落实。各县(区、管委会)要早动员、早部署,以创绿色家园为切入点,以建富裕新村为结合点,迅速掀起今冬明春“种植名贵树,建设新农村”活动热潮。一要突出非规划林地植树造林,协助示范村抓好绿化规划设计,落实种植地块,拓宽绿化空间,原则上要求每个示范村植树2万株以上。二要突出培育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抓好种苗准备,主动帮助农民联系和提供良种壮苗,要求示范村种植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比重达60%以上,苗高达1米以上。三要突出抓好宣传发动,采取进村入户,印发宣传单、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广泛宣传非规划林地种植名贵树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四要突出抓好技术报务,加强现场指导,主动提供栽植、修枝、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提高造林质量与成效,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农民增收致富。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