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建设绿色通道工程涉及面较广,部门参与多,建设任务重。各县(区、管委会)一要把绿色通道建设作为展示地区经济、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窗口工程”、“形象工程”来抓,摆上位置,动员部署,狠抓落实;二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制定决策,分阶段提出绿化的目标和具体任务;三要针对绿化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重点解决;四要签订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部门间的《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目标责任状》,定期检查考核、兑现奖惩,保证绿化目标的按期实现。
(二)要积极筹措资金,保障投入。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各县(区、管委会)财政每年都要预算,划出一定的资金,专款专用,确保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各部门要依法落实部门绿化责任,特别是公路、交通、国土、建设等有关部门,要把绿化费用纳入公路等项目建设的成本,加大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各乡(镇)、行政村要落实配套资金,支持绿色通道工程建设。财政、监察、审计部门对建设资金的投入使用管理,要严格把关,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使用安全。
(三)要严格施工组织,督促进展。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一要建立法人负责制,政府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二要以政府名义发文,把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各县(区)、乡(镇)、部门;三要在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齐心协力,加强协调、指导、检查、监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施工项目通过投招标,确定有资质的造林工程队,建设单位要精心组织,从苗木准备、林地清理、整地、挖穴到造林,把好质量关。各级各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分片包干,深入现场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检查督促工程进度,严格造林技术规程的每一道工序,对不合格的要责成返工直至合格;每年底由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层层把关,提高造林质量,确保造林成效。
(四)要集约经营管理,健全制度。绿色通道工程建设要实行集约经营管理模式,加大经营管理力度。造林后,要严格按照作业设计的要求,加强对幼林抚育管理,及时做好补植、除草、培土、追肥及病虫害的防治,保证幼林正常生长,促进郁闭成林;同时,要按照抚育间伐的技术规程,加强抚育间伐管理,促进成林成材。绿色通道工程建设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一是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度;二是各级政府定期研究绿化工作制度;三是领导办绿化点(绿化工程)制度;四是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制度;五是全局性每年定期绿化检查制度;六是绿化工作评比表彰制度;七是绿化成果管护制度;八是绿化资金筹资和使用管理制度。通过这些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促使绿色通道工程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