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实现自然和谐的原则。
四、工程建设范围、任务和期限
(一)建设范围和任务。建设范围为除现有经济林地、平立交、建筑物(构筑物)外,以现有绿化公路内侧向两侧各延伸50米的区域内。建设任务为设计建设林带长度107.89公里,面积15894亩,其中生态景观林3150亩,经济林12744亩。基础设施建设:机井38眼,电力配套、水泵等灌溉设施;建设管护责任牌8块,林带生态保护宣传牌12块。
(二)工程建设期限。2009-2010年2年时间完成。
五、建设方案根据工程建设目标,设计生态景观林和经济林两种类型。其中生态景观林沿公路南侧设置5米,北侧设置15米,以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并重;经济林沿生态景观林外线南侧设置45米,北侧设置35米。生态景观林建设,以区县为单位由区县政府公开招标组织实施,由专业公司具体完成;经济林建设,由区县政府负责组织农户或经营单位完成。生态景观林在竣工验收及施工单位养护2年期满后,交付区县政府负责组织管护。基础设施工程,由区县政府负责组织建设。
(一)工程建设重点和安排。根据本工程先期实施情况和公路绿化现状,确定工程总体上按照“一重点、三节点”建设。“一重点”指重点建设蓝田汤峪--周至马召段。该段汤峪--太乙、户县段、九峰--马召生态景观林按照现有的公路绿化,以公路外侧绿化树种为准,新植加宽至生态景观林设计宽度,苗木规格不低于原植规格,并在公路内侧原有绿化树木间隔内新植花灌木,使林带植绿达到景观设计要求。长安区已先期实施的试验段,必须补植完善生态景观林和设计新建经济林,在公路内侧原有绿化树木间隔内新植花灌木,达到迅速成景的设计要求。“三节点”是指汤峪、楼观、马召三个平面交叉口,要进行重点建设,具体方案由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设计完成,由各区县政府自行选择典型段。汤峪--厚镇、马召--竹峪段生态景观林由各区县政府自行选择典型段,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设计,由中标的专业公司负责建设。汤峪、楼观和马召平交节点段新建及长安区已先期实施的试验段增植任务,今年秋冬季由区县政府负责组织按作业设计全面完成。经济林可按照农户或经营单位的意愿选择树种,保证宽度和面积。
(二)树种配置选择。生态景观林以大叶女贞、白皮松、雪松、国槐、栾树、蜀桧、杨树、合欢、楸树、七叶树、垂柳、银杏、五角枫、侧柏、樱花、红叶李、木槿、丁香、花石榴、红枫、紫荆、火棘等为主。生态景观林工程用苗木全部带土球,乔木树种苗木高度2.5-6米,胸径5-8厘米,花灌木苗高1米、冠幅0.6-1.0米。经济林以核桃、樱桃、柿子、梅李、杏树等为主,苗木为嫁接成品苗,地径达到1厘米以上。栽植密度34米。